很多人觉得钢琴是"乐器"其实这玩意儿跟炒菜锅差不多——工具本身没门槛,关键看谁教你用。博艺的老师们最常说的话就是:"手指短?节奏感差?不存在的!" 他们有个40多岁的学员,当初连"哆来咪"都分不清,现在居然能弹《梦中的婚礼》,你说神不神奇?
见过有人自学三年还在弹《小星星》吗?不是他们不努力,而是没搞懂钢琴学习的"逻辑"博艺的课程设计特别有意思,把学琴分成三个段位:
1.青铜阶段(0-3个月):
重点攻克"脑分离",用《键盘地图游戏》培养肌肉记忆,学员都说"我的手指能各自为政啊"2.白银阶段(4-6个月):
开始玩即兴伴奏套路,比如最近特别火的"4536251和弦进行"学完就能给流行歌配伴奏
3.黄金阶段(7个月+):
这时候才会接触古典曲目,但老师会帮你把《致爱丽丝》拆解成"模块化乐句"拼积木一样完成整曲
上周我去探班时,正赶上他们在玩"盲弹挑战"——把眼睛蒙起来弹《欢乐颂》,你猜怎么着?有个6岁小朋友居然弹得比睁眼还流畅!教练解释说这是训练"记忆"盯着琴键有用多了。
还有更绝的,他们的数字化反馈系统:
先声明啊,不是所有培训都敢像博艺这样建议学员:"前三个月别急着买琴!"教室里有种神奇的
静音电钢,插耳机就能练,特别适合住在公寓楼的人。要是你真想买琴,教练会带着去琴行砍价,听说最狠的一次帮学员省了6800块...选购避坑指南:
说出来你可能不信,30岁+的学员进步往往比小孩子快。因为他们懂得"脑子练琴"比如那位开火锅店的王姐,把菜品备货的动线规划思路用在指法编排上,两个月就拿下《卡农》。
成年人特有的优势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