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问题就像问"米饭适不适合当主食"得看具体情况。钢琴确实是个不错的选项,但先得搞清楚几件事:
有个真实案例,椒江区的张阿姨退休后才学琴,现在都能给孙子弹《小星星》了,你说晚不晚?
说到选培训机构,咱得擦亮眼睛。根据去年消协数据,音乐培训投诉量涨了23%,这几个雷区要当心:
1."考级包过"的承诺:听着诱人,但艺术哪有百分百的事?
2.频繁换老师:有些机构师资流动大,孩子老适应新教法
3.隐形收费:什么"课"比赛费"报名前问清楚
我见过最离谱的,是路桥某机构让家长买指定品牌钢琴,结果老师能拿回扣...这事闹得挺大。
好老师可比好机构重要多了。分享个实用筛选法:
看三点:
试听时注意:
黄岩的李老师就挺不错,她会给每个学生建成长档案,连指法错误都记录得清清楚楚。
别急着买!台州现在有这些变通办法:
说实在的,见过太多家长冲动买琴,结果变成高级家具的案例了。
这是最多人放弃的原因。试试这些方法:
很多人不知道,咱们本地有些隐藏福利:
去年仙居举办的"钢琴节"山里娃免费学琴,这事特别暖心。
---
说到底,学钢琴就像种树,急不得也慌不得。台州现在选择挺多,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家情况的路径。有人问值不值得投入,要我说啊,比起考级证书,培养个能陪伴终身的爱好更重要。毕竟生活除了柴米油盐,总得有点能让自己开心的东西,对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