迷思1:必须从小学琴才行
说真的,我见过不少退休阿姨学琴两年就能弹《梦中的婚礼》。成人理解力强,进度往往比小朋友快——当然手指灵活度需要多练练。
迷思2:一定要买钢琴才能学
刚开始完全可以用电钢琴过渡(天津琴行租一个月才200-300块),等确定兴趣了再投资。我家邻居就是用折叠钢琴练了半年才买的立式琴。
迷思3:五线谱像天书
其实认谱就跟记手机密码差不多,常用的就那几十个符号。有个特别管用的方法:把音符画成小动物,比如高音谱号上的"蝌蚪"sol...
适合时间不固定的人,但!建议前3个月选线下课——老师纠正手型太重要了。见过有人自学养成"爪手"姿势比从头学还费劲。
如果非要自学,记住三个必备:
①《拜厄钢琴基本教程》红皮书
②手机节拍器APP
③每周录一次弹奏视频(对比上周进步)
去年有个南开区的学员,同时报了声乐和钢琴,结果半年下来两个都没练好。建议:
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——天津家长最爱问"什么时候考级?"其实一级曲子《快乐的农夫》和三级《布谷鸟》难度差不了多少,关键是要享受音乐本身。
1.美食激励法:弹对三遍可以吃颗巧克力(别笑,真的管用)
2.场景代入:把音阶想象成爬楼梯,跳音就是小兔子蹦跳
3.反向教学:让孩子当小老师纠正你的错误
4.混搭创作:用《两只老虎》的旋律改编成自己名字
5.录音对比:每月同首曲子录音,进步听得见
记得我第一次完整弹完《欢乐颂》那天,特意点了份煎饼果子庆祝——你看,学琴的快乐就是这么朴实无华。
钢琴说到底就是个大型玩具,天津老话讲"钱不钱的,乐呵乐呵得了"当你发现能用手指讲故事的时候,那种成就感可比刷短视频持久多了。要不...这周末就去琴行摸两下试试?反正试试又不要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