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没有想过,为什么有些人三个月就能弹流行歌,而有些人学了好几年还在磕磕绊绊?其实啊,学钢琴这件事儿,真没法用统一的时间标准来衡量。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个事儿,保证让你看完心里有数!
说实在的,你要是抱着"一个月速成"的心态来学钢琴,那可能要失望了。这玩意儿跟煮泡面不一样,不是三分半钟就能搞定的事。不过别灰心,咱们换个角度想——正是因为需要时间沉淀,弹出来的曲子才有味道。
我见过太多人问:"每天练一小时,多久能弹《梦中的婚礼》?"这问题就像问"每天跑一小时,多久能跑马拉松"一样。得看你现在啥水平、怎么练、有没有人指导对吧?
这时候千万别贪快,我见过有人第一周就要练《致爱丽丝》,结果把手腕练伤的。慢就是快,这话在钢琴上特别灵验。
有个学员跟我说,她在这个阶段特别想放弃,因为"练都弹不流畅"这就是所谓的"期"闯过去就柳暗花明了。
到这个阶段,你已经超过80%的初学者了。不过要提醒你,很多人就在这儿卡住,因为开始觉得进步变慢了。
1.练习时间:每天20分钟和2小时,差距不是一般的大
2.练习方法:傻练十遍不如动脑筋练一遍
3.老师水平:好老师能让你少走弯路
4.个人天赋:这个得承认,确实有人学得快
5.心理素质:耐得住寂寞很重要
特别想说下第二点,很多人以为练琴就是重复弹,其实会练琴的人都在做刻意练习。比如专门练某个小节的转指,而不是整首曲子从头弹到尾。
这事儿挺有意思。小孩记性好、手指软,但理解力差;成年人理解快,但手指僵硬、时间少。我教过最快的学生是个35岁的程序员,半年就能弹《River Flows in You》,因为他每天雷打不动练两小时,还做练习笔记。
所以别被"钢琴要从小开始学"这种话吓住,成年人有成年人的学法。
A:头三个月可以用电子琴过渡,但后面真得换。就像学游泳不能老在岸边比划,得下水。
A:可以是可以,但就像盖楼不打地基,后期会碰到瓶颈。建议七分古典三分流行这么搭配着来。
A:初期可以,但到了中级阶段,没有老师纠正手型,很容易养成坏习惯。
与其问"学多久"问问自己:"我想弹出什么样的曲子?"然后拆解目标。比如:
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:钢琴这事儿,快慢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享受这个过程。我见过学十年还在弹练习曲的,人家就是喜欢这种慢慢琢磨的感觉。也见过突击三个月就上台表演的,演完就把琴卖了。你说哪种更好?真没标准答案。
所以啊,别太纠结时间,找个好老师,定个切实可行的计划,然后——开始练就完了!指不定哪天,你突然就发现自己能行云流水地弹出一整首曲子了,那种惊喜,可比算计"还要多久"有意思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