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白了就是师资、场地、课程体系这三块。比如音乐学院毕业的老师,课时费可能比幼教专业转行的贵50%;商场里的琴行要比居民楼里的贵20%(毕竟房租摆在那儿)。对了,有些机构会把《拜厄》教材拆成三个阶段收费,这种"切香肠"操作你得留个心眼。
有个真实案例:王阿姨给孙子报的9800元年卡,结果孩子上了三个月就说手痛,后来才发现老师连钢琴调律都不懂,琴键松紧度都不对...
1.试听课一定要弹真钢琴(电子琴试听的都是耍流氓)
2. 问清楚是否包含考级报名费、比赛指导费
3. 教材费超过200元的,建议自己网购
4. 警惕"课"附加费(可能只是视频连线10分钟)
5. 保存缴费凭证,最好签退费协议
说真的,别光比价格。我家楼下那家180元/节的老师,会根据学生手指条件调整指法;而另一家100元/节的机构,所有孩子都用同一套教案。钢琴教育最大的成本不是钱,是时间——弹错方法养成习惯,后期纠正要花双倍功夫。
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:有些大学生钢琴专业的周末接私教,收费比琴行低30%还能上门。不过得注意看他们的教师资格证,去年就有冒充上音学生的翻车事件。
最后说句大实话:在宿松学钢琴,200-400元/月的预算比较现实。低于这个数可能要担心教学质量,高于这个数...建议直接去安庆找专业院校老师。毕竟咱们培养的是兴趣,又不是要培养朗朗接班人对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