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9/27 12:03:06     共 2153 浏览

第一节:推开琴房门的忐忑

(手指悬在琴键上方3厘米处,呼吸比平时快了30%)这是我作为市级优秀教师第17次站在领奖台后,第一次以学生身份坐在钢琴凳上。教育局组织的教师艺术素养提升计划,把45名各科老师塞进了音乐学院培训中心——这里平时可是钢琴特长生冲刺艺考的圣地。

"各位老师请看,中央C键不是你们想的那么..." 钢琴系主任林教授的开场白,被物理组王老师突然举起的手打断:"...踏板是左脚踩还是右脚?"琴房里响起此起彼伏的憋笑声)这个细节让我突然意识到:我们这些习惯掌控课堂的人,正在经历着成年后最彻底的角色转换

参训教师构成分析人数主要困惑
语数外主科老师28人乐理符号=天书
音体美专业教师12人急于突破瓶颈
行政岗转岗教师5人零基础恐惧

第二节:黑白键上的教学相长

第三周发生了个戏剧性场景:向来用"凝视"震慑学生的教务处李主任,因为连续三天没通过《小星星》双手合奏,在琴房偷偷抹眼泪。这个画面让我想起教育心理学里的"发展区"理论——当学习难度超出能力范围20%时,恰恰是成长的关键期

(翻谱子的沙沙声)我们逐渐发现钢琴练习藏着惊人的教学隐喻:

  • 节拍器嘀嗒声→ 课堂节奏把控的具象化
  • 和弦转换卡顿→ 知识点衔接的完美参照
  • 渐强记号→ 启发式提问的最佳示范

(突然停下笔思考)最震撼的是周三下午的教研会:生物组张老师把有丝分裂周期编成钢琴练习曲,数学组则用斐波那契数列设计指法训练。原来跨学科思维在琴键上获得了实体化表达

第三节:回响在教室里的乐章

培训过半时,林教授带我们做了个实验:把肖邦《雨滴前奏曲》播放给各自班级听。我带的初三(4)班——就是那个月考平均分年级倒数的班级,在乐曲结束后保持了7分23秒的绝对安静(教室监控可以作证)。随后交上来的周记里,出现了这样的句子:"音符像数学公式一样精确,又像文言文一样意味深长..."培训成果的三重蜕变

1. 教学工具革新:语文课用钢琴伴奏古诗吟诵

2. 师生关系重构:展示练习视频获得学生"催更"3. 自我认知突破:发现"非功利学习"治愈力量

(敲击桌面的节奏声)结业考核那天,我们这群"大龄琴童"集体演奏的《献给爱丽丝》当然错音百出。但当校长在总结会上说"明年要把钢琴培训纳入教师必修学分",我分明看见教务主任偷偷把手机屏保换成了自己弹琴的照片...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