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深吸一口气)说真的,每次看到那些钢琴家行云流水的演奏,你是不是也偷偷想过——这玩意儿我能不能学?特别是听说德国钢琴教育特别牛的时候...但转头又被"五线谱像蚂蚁搬家"手指头根本不听使唤"劝退了?别急,今天咱们就用最糙的大白话,把德国专业钢琴培训那点事儿掰开揉碎聊明白。
先泼个冷水啊,网上那些"德国钢琴速成神话"是忽悠。但德国体系确实有两把刷子:
(突然想到个事)你们知道为啥德国琴童很少得腱鞘炎吗?因为他们发明了"香蕉练习法"——让初学者像剥香蕉皮那样运动手腕,这脑洞我服气。
刚入门的同学总爱问"什么钢琴好"其实下面这些才是真正要命的:
1.盲目追求手型标准:德国汉堡音乐学院的实验证明,亚洲人手指跨度普遍比欧洲人小1.3cm,强行摆标准姿势反而伤关节
2.把拜厄当圣经:知道吗?德国本土早就淘汰这本教材了,现在用《钢琴实验室》系列,把车尔尼599改编成RPG闯关模式
3.迷信每天练8小时:科隆音乐学院的机器人实验显示,新手有效练习时间其实不超过23分钟/次
4.忽视乐理学习:德国人考级要同时答12页乐理卷子,错三道题直接不及格
5.用电子琴过渡:这就像用玩具方向盘学开车,触键反馈完全不对路
(挠头)说到这儿可能有人要骂了:照这么说岂不是没法开始了?别急...
别被那些动不动十万八万的留学项目吓到,在家也能搞点德系训练:
突然想起来个真实案例——有个广州妹子用这些野路子练了半年,去年居然考进了莱比锡音乐学院预科班。她跟我说最管用的是...(翻聊天记录)对了!是用手机拍自己练琴视频然后倒放,能特别明显地看出动作变形。
这是个容易挨骂的话题啊...这么说吧,按法兰克福音乐学院的平民课程:
重点来了!千万别信那些速成广告。德国人自己统计过,业余学习者平均要286天才能完整弹好一首《致爱丽丝》——注意是"弹好"不是"把音符按出来"(看了眼时钟)不知不觉唠了这么多。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:学钢琴就像炖老火汤,德国人的秘诀不是多放料,而是守着砂锅慢慢煨。那些急着显摆考级证书的,多半弹不出真正打动人心的旋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