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问题就像问"火锅和烧烤哪个更好吃"得看个人情况。我见过不少学生纠结这个,其实吧:
有个真实案例,去年寒假我邻居家孩子同时报了这两门课,结果吉他课坚持下来了,钢琴课上了三节就放弃。不是说钢琴不好,而是要考虑现实条件。
现在网上教程一抓一大把,但为什么还是建议新手先找老师?这么说吧:
1.姿势纠正:自己看视频很难发现手指角度不对这类问题
2.进度把控:专业的老师知道什么时候该教什么
3.避免误区:比如很多人刚开始学吉他总用蛮力按弦,其实...
4.互动反馈:你弹错了有人及时指正
不过要是预算实在紧张,可以试试"混合模式"前几节课找老师,后面自己练。我当年学吉他就这么干的,效果还不错。
对于吉他:
对于电钢琴:
有个学员图便宜买了二手钢琴,结果发现好几个键不响,维修费比琴还贵,这钱省得真心亏。
经常有人问我这个问题,我的回答是:
记住啊,乐器不是靠"突击"就能学会的。去年暑假有个学生每天雷打不动练45分钟,两个月后已经能弹《成都》了,这进步速度算很快了。
学乐器哪有不吃苦的?提前打个预防针:
1. 手指疼(吉他)→ 正常,一周左右会起茧
2. 左右手不协调(钢琴)→ 慢练是唯一解药
3. 看不懂谱子 → 建议先学简谱过渡
4. 总是弹错 → 把难点拆解成小段
说到这儿想起个趣事,有个学员第一次按F和弦时痛得龇牙咧嘴,现在却能流畅弹押尾桑的曲子,所以坚持就是胜利。
既然是放假期间学,咱们得讲究策略:
千万别想着"一个月成为大师"现实。把大目标拆解成小目标,就像打游戏通关一样,一关一关来。
最后说点掏心窝的话:学乐器最难的从来不是技术,而是坚持。见过太多人三分钟热度,设备买了一大堆,最后在闲鱼半价转手。其实吧,每天进步一点点,半年后回头看,你会感谢现在开始的决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