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三年,新乡的钢琴教室数量翻了将近一倍(据本地艺术教育协会数据),说明啥?越来越多普通人开始把钢琴当生活调味剂了。别被那些"必须从小学"每天练8小时"观念吓住,现在成人学琴的进度可比想象中快多了。
有个真实案例:卫滨区45岁的张阿姨,去年退休后报了个零基础班,现在都能给孙子弹《小星星》变奏版了。所以啊,年龄从来不是门槛,决心才是。
1.贪快跳级:好比还没学会走路就想跑,结果《梦婚》没弹利索就去碰《献给爱丽丝》
2.只练曲子不练基本功:就像炒菜不放盐,弹出来总差那么点味道
3.盲目追求考级:见过太多人拿到五级证书后连《欢乐颂》都弹不利索
有位红旗区的钢琴老师说得特别实在:"现在很多机构为了留住学员,三级水平硬给推到五级,这不是帮人是害人。" 四、普通人学琴的真实花费
别信那些"299元包教会"广告!咱们算笔明白账:
有个省钱的诀窍:很多工作室寒暑假会有拼团活动,四五个学员组班能便宜30%。
为什么很多人买了钢琴最后变成置物架?主要是没做到这三点:
我认识个大学生特别聪明,他把游戏段位机制套在练琴上:连续打卡7天解锁新曲目,现在都开始自己写简单的伴奏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