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一上来就问“学费多少钱”,其实更该问的是“我想要什么”:
(突然想到个事儿)上次有个学员报了一对一大师课,结果老师全程讲肖邦练习曲,她连五线谱都认不全...所以啊,需求不匹配=花钱买罪受。
“9.9元试听课”背后可能是:
1. 用电子琴冒充钢琴教学
2. 推销5万块的年卡套餐
3. 老师其实是兼职大学生
(真实案例)中山公园某机构用“AI智能陪练”当噱头,结果根本不会纠正手型...
重点看这两项:
(小声说)有些机构会把通过率90%的海报贴满墙,其实只统计了三级以下的考生...
“报名送免费钢琴使用权”听着很美,但:
条款陷阱 | 正常情况 |
---|---|
必须连续缴费3年 | 按月租赁可退 |
损坏按原价赔偿 | 包含基础保险 |
限定特定型号 | 可自选品牌 |
Q:老师是上音毕业的就一定靠谱?
A:还真不一定!遇到过弹李斯特超技很溜但根本不会教小朋友的。要看老师有没有教育学背景,最好观察他教其他学生的过程。
Q:电钢和真钢初学者用哪个?
A:如果住老房子隔音差,电钢凑合练。但真钢的手感骗不了人,预算够的话建议租台二手雅马哈,月均300-500块。
在静安寺附近试听了四家机构后,我发现钢琴老师分两种:一种会让你觉得“弹错音天就塌了”,另一种会说“这个升记号没看清对吧?我们慢点再来”。选后者——学琴的快乐比完美更重要,尤其是对成年人来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