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第一次选培训班容易犯嘀咕:是不是贵的就是好的?其实吧,价格和教学质量不一定成正比。去年有个朋友花大价钱报了某连锁机构,结果老师半年换了三个...
常见的坑还有这些:
城南音乐工坊算是本地老字号了,他们有个特色挺有意思——每季度组织学员去养老院演出。创始人老周常说:"琴嘛,总得先学会给人带来快乐。"不过要注意,他们成人班排课比较满。
要是带孩子学,可以看看爱乐钢琴教室。王老师教小朋友特别有一套,上次看她用彩色胶带标记琴键,愣是把哆来咪教成了彩虹糖游戏。不过说实在的,他们使用的教学琴型号稍微老了点。
最近冒出个指尖旋律工作室挺有意思,主打"咖啡厅式练琴"你可以边喝手冲边练哈农,氛围是放松了...但就怕注意力全跑拿铁上了对吧?
总有人问我:"网上教程这么多,干嘛非要报班?"吧,就像游泳——看视频能学会踢腿,但没人纠正动作,游着游着就容易跑偏。特别是手型和力度控制这些,错了可能好几年都改不过来。
不过要是预算实在紧张,可以试试折中方案:前三个月跟老师打基础,后面每月约一次纠错课。我邻居家大学生就这么干的,现在都能给校合唱团伴奏了。
判断老师合不合适,别光看简历上的演奏级证书。试听课时可以留意:
1. 会不会主动问你学琴的目的(考级or兴趣?)
2. 示范时手指关节是不是自然弯曲的
3. 对错音的反应速度(立即纠正还是等整首弹完)
有个冷知识:很多专业院校毕业的老师,反而更注重培养乐感。上次见到个央音毕业的老师,第一节课居然带着学生用跺脚打拍子,说"节奏感是长在身体里的"。
琴行学费只是开始,还有些隐形成本:
建议和机构确认清楚是否包含这些,别像我当年傻乎乎以为599练习曲是某种甜品...
如果让我推荐零基础的朋友,可能会先建议去青少年宫蹭两次公开课——别觉得不好意思,那儿有些退休返聘的老教师,教启蒙简直像给钢琴施魔法。等确定自己能坚持三个月,再考虑系统报班也不迟。
最后说句掏心窝的:选钢琴班和谈恋爱差不多,别人说得再好,不如你自己去试节课感受下。毕竟弹琴是件快乐的事,要是上课比上班还痛苦,那还不如去广场上跟着大妈们跳健身操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