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入门的伙计们最常纠结这个问题。这么说吧,如果你是住在公寓楼,电钢琴绝对是首选——半夜练琴插个耳机,邻居压根听不见。再说价格,普通钢琴动辄两三万,而两三千就能买到不错的入门电钢,像雅马哈P-45这种型号,手感已经很像真钢了。
三个关键区别:
跑了几家机构后发现,有的老师一上来就让你买课程包,这种要留个心眼。靠谱的通常会先做评估,比如:
1. 让你试着按几个键看看手指条件
2. 问清楚你想学流行曲还是古典乐
3. 提供试听课对比教学风格
举个真实案例:去年有个50岁的阿姨在乐都音乐城报班,老师发现她喜欢邓丽君,就专门改编了《甜蜜蜜》的简化版,三个月就能完整弹奏。你看,找到对胃口的教学方法特别重要。
B站上大把教学视频不假,但问题在于:
建议可以线上线下结合,比如每周去老师那回课,平时用Simply Piano这类APP练习。话说回来,李沧图书馆三楼就有免费琴房,工作日人少的时候去练特别划算。
别被商家忽悠了!刚开始只需要这三样:
1. 电钢琴(预算3000左右足够)
2. X型琴架(比Z型稳当)
3. 防潮罩(青岛潮湿你懂的)
至于三踏板、专业监听耳机什么的,等学到《梦中的婚礼》这种程度再考虑也不迟。对了,李村步行街那家琴行经常搞以旧换新,二手电钢性价比很高。
1.急于求成:有人问我"一个月能弹《克罗地亚狂想曲》吗?"醒醒,那曲子专业生都要练半年
2.死磕五线谱:其实和弦标记法(像C大调、G7这种)更容易上手
3.过度练习:每天1小时比周末突击8小时效果好得多,手指也是会肌肉劳损的
上周碰到个外卖小哥,他利用午休时间在琴行练哈农,现在都能给女儿弹《小星星》变奏了。你看,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对吧?
说实话,现在很多机构把学琴搞得太严肃了。音乐本质是带来快乐的,为什么非要苦大仇深地对着车尔尼599死磕呢?在李沧区上流汇那家工作室就很有意思,老师会带着学员用《卡农》和弦即兴创作,甚至把《野狼disco》改编成钢琴版。
重要的是保持兴趣,比如设定小目标:先能弹《生日歌》给家人惊喜,再慢慢挑战更复杂的曲子。记住啊,弹错几个音根本不叫事,郎朗演出还有错音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