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为什么有些海南考生钢琴艺考能拿高分,而有些人苦练三年却连基础分都拿不到吗?其实差别就在——会不会选培训。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跟你说说,海南这块地界上高考钢琴培训的那些门道。
先别急着报班,你得搞清楚海南和其他省份的区别。气候潮湿这事儿就够头疼的,钢琴保养不当分分钟音准跑偏。去年有个考生临考前发现琴键受潮粘连,你说冤不冤?
还有个冷知识:海南的评委特别吃热带风情改编曲这套。比如把《请到天涯海角来》改成钢琴版,比硬弹肖邦更容易出彩——当然基本功不能丢啊!
现在海口街头随便走两步就能撞见三家钢琴班,怎么筛?给你几个血泪经验:
去年有个机构更绝,用电子钢琴冒充三角钢琴教学,等考生上了真钢琴考场直接懵圈——这手指力度根本不对啊!
总有人问:"跟着APP学不行吗?" 这么说吧,手型错了没人纠正这种事,就像游泳姿势不对还拼命练,最后反而游得更差。见过最惨的案例是考生养成翘小拇指的坏习惯,改不过来只能放弃演奏曲目。
不过倒是有个折中方案:线上主攻乐理,线下专练实操。毕竟海南乐理老师稀缺,好的线上课程反而能补短板。
你知道海口重点高中的艺考生都是怎么安排的吗?他们绝不会傻练八小时。来看看这个魔鬼时刻表:
时间段 | 内容 | 备注 |
---|---|---|
6:30-7:00 | 哈农指法练习 | 必须用节拍器 |
午休 | 听名家演奏音频 | 培养乐感的关键 |
20:00后 | 重点攻克考试曲目 | 每天录像复盘错误点 |
记住啊,考前三个月突击基本等于送人头。有个儋州的考生倒是真这么干了,结果考场上忘谱子忘到直接即兴创作...
这个问题我专门问了三位资深评委,答案出乎意料的一致——过度包装!穿个拖地晚礼服弹《献给爱丽丝》,还不如干干净净穿校服来得实在。还有个致命伤是选曲难度超出能力,弹个《野蜂飞舞》错音比蜜蜂还多,你说评委烦不烦?
对了,千万别在自我介绍时说"我学琴晚..."这种话,评委听了只会想:"所以呢?要我给你加分?" 六、真实开销会吓到你
以为交个学费就完了?太天真!隐性成本包括但不限于:
有个家长算过账,从入门到艺考至少烧掉6个LV包包的钱。不过比起某些外省动不动十万起的培训费,海南还算良心...
小编最后说句实在话:在海南搞钢琴艺考,选对老师比选对钢琴重要。那些承诺"包过"的机构,还不如你家楼下认真负责的老教师靠谱。毕竟考官们听了二十年琴声,谁是真功夫谁是花架子,三个音符之内就能听出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