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两年温州突然冒出好多钢琴教室,光是鹿城区就有三十多家。不过啊,别被装修豪华的店面唬住,有些连锁机构学费动不动两三万一年,但老师可能刚毕业没经验。反倒是一些藏在居民楼里的工作室,经常有音乐学院退休教授在教,价格还实在。
举个真实例子:朋友家孩子在商场里那家XX琴行学了一年,考三级时才发现手型全是错的。后来换到南浦住宅区一位老教师那,人家第一节课就说:"先改毛病,咱们从《哈农》重新练起"。
1.看师资比看场地重要
问清楚老师是不是科班出身(比如上海音乐学院、浙江音乐学院这种),最好能试听一节课。有些机构会吹"海外留学经历"让出示毕业证明——我就见过把韩国短期游学说成留学的...
2.别迷信考级通过率
有些机构宣传"百通过"其实是把同一首曲子反复练到烂。真正的好老师会坚持:"考级只是手段,音乐感受力才是根本"。
3.设备细节暴露专业度
好的琴房至少要有:
5-8岁的找有奥尔夫教学法的机构(比如瓯海那家"音符跳跳"会用游戏教节奏),9岁以上再考虑严格的手型训练。有个坑得提醒:别急着买钢琴!先租三个月试试,温州二手钢琴市场水太深。
推荐"碎片化教学"室,比如新城那家"午后琴房"专门开设晚间课。成人手指僵硬?其实有套德国的手指操特别管用,我35岁零基础开始学,现在都能弹《梦婚》了。
得找带备考经验的老师,他们清楚评委打分套路。乐清有家工作室去年带出上音考生,秘诀是:"每天录像回课,抠每个音符的触键角度"##四、价格避雷指南
温州行情大致分三档:
小心那些要求一次性付清全年费用的!正规机构现在都是季度付费。对了,教材费另算的话要问清楚——有家机构收200元教材费,结果就给本复印的《拜厄》。
最后说点大实话:学琴最怕遇到两种老师,一种是只会凶巴巴喊"十遍"的,另一种是永远笑眯眯说"挺好的"的。真正的好老师会:
温州图书馆边上那家"梧桐琴社"老师就是这样,有次为了纠正我折指,居然拿来一盒橡皮泥捏手型...(虽然当时觉得丢脸但真的有效)
要说最大的感悟嘛——钢琴不是奢侈品,音乐教育更不该是。现在有些机构搞得像卖珠宝似的,动不动要家长买进口琴。其实温州二手市场5000块就能买到不错的雅马哈,关键还是找对引路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