举个真实例子:去年有个退休阿姨想学《梁祝》,找了家硬要她从拜厄练起的机构,三个月就放弃了。后来换成根据她兴趣定制的课程,现在都能给孙子伴奏儿歌了。
(停顿一下)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:那到底该怎么选?别急,往下看——
1.测评先行:好的老师第一节课肯定会测试你的节奏感、手指条件
2.教材灵活:成年人完全可以从流行曲切入,不必死磕车尔尼
3.进度可视:每周应该清楚知道"我现在到哪个阶段了"4.陪练服务:课后没人指导?约等于白学
5.表演机会:半年一次的汇报演出比什么激励都管用
有学员跟我吐槽:"有些机构课时费便宜,但总要买指定教材/配件..."听着耳熟不?记住:
说实话,现在很多机构把钢琴教学搞得太玄乎。什么"情感注入"升华"初学者来说还不如教会他们看懂和弦标记。我特别欣赏湖州某工作室的做法——他们用不同颜色的贴纸标记琴键,小朋友两周就能弹简单旋律。学琴嘛,成就感才是最好的老师。
对了,如果你担心年龄问题,这么说吧:我见过70岁开始学琴的奶奶,现在社区晚会都是压轴节目。重点不是什么时候开始,而是开始后怎么坚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