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为什么那么多学钢琴的人,最后都卡在爵士这一关过不去吗?(停顿一下)其实吧...根本不是技术问题,而是压根没搞懂爵士钢琴到底在考些啥。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,把这事儿讲明白。
先别急着埋头练琴,咱们得把考试内容摸透了才行。爵士钢琴考级通常分为四个部分:
1.即兴演奏:考官给你个和弦进行,你得现场编旋律。说白了就是"瞎弹也得弹得像那么回事"。
2.曲目演奏:准备3-4首不同风格的爵士标准曲,重点是要弹出"爵士味儿"3.视奏:现场给你一段爵士乐谱,30秒准备后直接弹。这个最考验真功夫。
4.听力测试:分辨和弦性质、节奏型啥的。很多科班出身的都栽在这儿。
(思考状)你可能要问了:"即兴演奏是不是特别难?"吧...真没想象中那么恐怖。举个例子,去年我带的一个学生,三个月前连C大调音阶都弹不利索,现在居然能跟着《Autumn Leaves》即兴了。关键是要掌握方法。
我见过太多人在这几个地方摔跟头了:
说到这儿,我想起个事儿...有个学生特别较真,非要搞清楚为什么爵士乐可以用"音"其实那不是错音,是经过音和蓝音啊!(笑)
每天20分钟就够:
重点掌握这些:
1. 大七、小七、属七和弦
2. II-V-I进行(爵士乐的万能公式)
3. 布鲁斯12小节
(停顿)等等...你是不是觉得这些术语很吓人?其实把它们想象成做菜的调味料就行——刚开始不需要全记住,知道什么时候该放什么料就好。
试试这个练习:
记住啊,即兴不是乱弹,是在规则内自由发挥。就像说话一样,得先学会造句才能写诗对吧?
1.着装:不用太正式,但也别穿拖鞋短裤。干净整洁就行,重点是让自己舒服。
2.心理调整:把考官当成来听你演奏的朋友。他们真的不是来刁难你的...
3.突发情况处理:
去年有个考生特别逗,弹到一半突然停下来问考官:"我能重来吗?"说:"在爵士现场演出中,你可没这个机会啊..."笑)所以啊,把错误变成特色才是爵士精神。
说实在的,爵士钢琴最美妙的地方在于它的不确定性。考试只是帮你建立系统训练的途径,而不是终点站。我见过太多人考完级就把爵士钢琴扔一边了,多可惜啊...
如果你真的喜欢这种音乐,不妨把它当成一辈子的朋友。每天进步一点点,三年后再回头看,你会惊讶自己居然能弹得这么好了。毕竟,爵士乐的精髓不就是"玩"出来的吗?
对了,最后说个冷知识:爵士钢琴大师Thelonious Monk早期也被乐评人骂"根本不会弹钢琴"啊,别太在意别人的眼光,Enjoy the process才是正经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