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刚入行那会儿也觉得,教小白嘛不就是从do re mi开始?后来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。新手分三种:
最要命的是第三种,上周就有个学员非要直接学《菊次郎的夏天》,结果左手伴奏练到怀疑人生。其实吧,钢琴就像盖房子,地基没打牢,后面全是歪的。
1.手型问题:像抓鸡蛋这个说法害了多少人!其实自然弯曲就行,重点是手腕别塌
2.节拍器恐惧症:刚开始觉得像催命符,后来才发现离了它根本弹不齐
3.死磕高难度曲目:见过有人非要从《钟》开始练,结果练出腱鞘炎
4.只看手不看谱:养成这个习惯后,视奏能力基本报废
5.盲目追求速度:快≠好,慢练才是王道
有个真实案例:去年带过50岁阿姨学员,从《玛丽有只小羊羔》开始,现在能流畅弹《献给爱丽丝》了。你看,慢就是快这话真不是鸡汤。
每次给小白上课前,我们其实都在脑子里过了好几遍:
这里插句大实话:没有笨学生,只有不会教的老师。遇到过天生节奏感差的学员,后来发现用他喜欢的周杰伦歌曲打拍子,突然就开窍了。
很多家长问"要不要买钢琴"建议是:
重点来了!千万别买那种装饰性大于实用性的"琴"看不中用。有个学员家的"欧式雕花琴"深都不一致,练半年手型全毁了。
很多人不知道,教小孩和教成人完全是两套系统:
对比项 | 儿童教学 | 成人教学 |
---|---|---|
专注力 | 15-20分钟 | 40分钟+ |
进度 | 按部就班 | 可以跳跃 |
驱动力 | 需要监督 | 自发性强 |
优势 | 手指柔韧 | 理解力强 |
但有个共同点:都需要建立正反馈循环。小孩需要贴纸奖励,成人需要阶段性成果展示。去年有个程序员学员,我让他每学会一个知识点就给自己写个进度条,结果三个月进步神速。
疫情后这个问题被问了不下一百遍。这么说吧:
有个北京学员在线上学了一年,后来面基时发现他手型比本地学生还标准——因为他会把每次练习都录下来反复看。
要说个人观点啊,我觉得现在学钢琴的环境比我们当年好太多了。网上的免费资源、智能陪练APP、线上大师课...只要你想学,真的没什么能拦住你。但话说回来,找个靠谱的老师带着走,绝对能少走80%的弯路。毕竟钢琴这东西吧,有时候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错在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