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实话,这事儿跟学自行车差不多。刚开始摇摇晃晃是肯定的,但找到平衡点后就会越来越顺。关键有三点:
有个真实案例:去年我们艺校收了个50岁的阿姨学员,现在都能流畅弹《梦中的婚礼》了。所以啊,别说"我年纪大了"这种话。
市面上课程五花八门,我建议新手重点关注这几个方面:
好的课程应该像搭积木,从认识键盘到弹奏和弦循序渐进。警惕那些一上来就教《献给爱丽丝》的速成班——这就跟让不会走路的婴儿直接跑步一个道理。
遇到过弹肖邦比赛拿奖的老师,但教学生时总说"这里应该更有感情"怎么表现感情又说不上来。判断标准很简单:
现在主流有三种:
① 传统一对一(适合想要精细指导的)
② 小组课(性价比高,还能互相激励)
③ 线上直播(时间灵活,但缺乏即时纠正)
个人觉得零基础最好选线下课,等入门了再考虑线上巩固。就像学游泳,总得先有人扶着练换气对吧?
在琴行待了这么多年,见过太多学员绕弯路:
误区1:必须买钢琴才能学
其实初期用电钢琴完全够用,等确定能坚持再投资也不迟。我们有个学员用3000多的电钢学了两年,现在都考过六级了。
误区2:手小就弹不好
确实有人天生手指修长,但你看儿童钢琴家照样弹得精彩。重点在于手指独立性训练,而不是尺寸。
误区3:考级就是一切
考级证书充其量是里程碑,不是终点站。见过太多孩子考完十级就再也不碰琴,这多可惜啊。
除了装文艺青年这种显而易见的好处(开玩笑的),其实有更实在的回报:
有个银行工作的学员说,自从会弹钢琴后,谈客户都选在琴行咖啡区,成功率涨了40%。你看,这算不算意外惊喜?
最后掏心窝子说几句:
1. 前三个月最难熬,熬过去就海阔天空
2. 别跟别人比进度,有人学得快忘得也快
3. 录下自己弹奏的视频,一个月后再看进步超明显
4. 定期给家人朋友表演,掌声是最好的兴奋剂
记得有个学员第一节课连中央C都找不准,现在每次上课前都主动要求:"老师我先弹上次的作业您听听。"那种眼睛里闪着光的成就感,多少钱都买不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