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没有想过,为什么有些人弹钢琴手指灵活得像在跳舞,而自己连《小星星》都弹得磕磕绊绊?其实钢琴入门真的没想象中难,关键是要搞清楚先练什么、怎么练、练多久这三个灵魂问题。今天咱们就用最直白的大白话,把钢琴培训那点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讲——毕竟谁还不是从认不清黑白键开始的呢?
先别急着上手砸琴键啊!咱得知道钢琴这玩意儿到底由哪些部件组成。88个琴键(52个白的36个黑的)、三个踏板、内部琴弦和音槌——这些东西就像游戏里的技能按键,得先记住位置才能放技能对吧?
说到黑键排列规律,教你们个土办法:找两个黑键组,左边那个白键就是C(do),跟键盘字母C键位置莫名重合,这巧合绝了吧?建议把中央C(钢琴正中间的那个C)用贴纸标记出来,前期找音能省不少时间。
见过太多人一上来就疯狂敲键盘,结果练出鸡爪手型再也改不过来。正确的姿势应该是:
刚开始可能会觉得特别别扭,就跟第一次拿筷子似的。但你想啊,要是现在图省事乱弹,以后想弹《梦中的婚礼》发现速度死活上不去,那得多闹心?
市面上教材多得能砸死人,但小白建议从这三本里选:
1.《拜厄钢琴基础教程》:进度慢但扎实,像煲老火汤
2.《约翰·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》:带卡通插图,小朋友接受度高
3.《哈农指法练习》:纯练手指机能,相当于健身房的撸铁
个人建议啊,成年初学者可以拜厄+哈农组合着来。就像学做菜,既要练刀工(哈农),也要学炒菜(拜厄),光练哪个都不行。
经常有人问我:"每天必须练满两小时吗?" 其实对于新手,30分钟高质量练习远胜两小时瞎弹。这里分享个亲测有效的练习公式:
周末可以加练,但别突然暴练三小时——手指会抗议的!另外建议把手机扔远点,那些微信提示音绝对是专注力杀手。
Q:手小的人是不是没法弹钢琴?
A:别被演奏家的大手骗了!够八度就行(反正肖邦手也不大),很多曲子根本不需要弹巨型和弦。再说了,现在还有专门为小手改编的乐谱呢。
Q:电子琴能替代真钢练习吗?
A:短期可以,但半年后必须换真钢。电子琴键太轻,就像在泡沫板上练跑步,真到塑胶跑道肯定不适应。不过预算紧张的话,选带重锤的电子钢琴也行。
Q:怎么看自己进步没有?
A:录视频!上个月弹《欢乐颂》还像拖拉机启动,现在能流畅弹下来就是进步。别老跟别人比,要跟昨天的自己比。
Q:一定要学五线谱吗?
A:这就跟问"认字吗"——简谱就像拼音,短期能应付,但想进阶必须学五线谱。其实认谱没想象中难,每天认五个音,一个月后你就能笑看简谱党了。
Q:成人学琴真的比孩子慢吗?
A:别被这话PUA了!成人理解力强,只要保证练习时间,三个月抵小孩一年很正常。劣势可能是脸皮薄,不敢在老师面前反复弹错...
如果条件允许,至少前三个月要找老师。自学容易养成奇怪的习惯,比如我当年不知道拇指要收进去,结果现在弹快速段落总卡壳。找老师要注意:
线上课虽然便宜,但老师看不清你的手部细节。就像视频学游泳,动作错了都没人及时纠正。
学钢琴最难的从来不是技术,而是对抗枯燥的能力。那些弹得好的人,无非是把《小汤1》弹了二十遍还不抓狂的狠角色。记住啊,每个大神都是从"两只老虎"开始的,你现在听到的每首惊艳曲子,背后都是成千上万次机械练习堆出来的。
所以别问"能弹《克罗地亚狂想曲》"问问自己能不能坚持每天打开琴盖。剩下的,就交给时间吧——钢琴可是最诚实的乐器,你付出多少,它就回报多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