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吗?其实90%的钢琴大师都是从"一指禅"。想象一下,当你的手指第一次碰到琴键时,那种冰冰凉凉的触感,还有按下琴键时发出的"咚"的一声——是不是突然觉得钢琴也没那么高不可攀了?
很多人一提到学钢琴就头皮发麻,总觉得这是件特别"高大上"。其实吧,钢琴可能是最容易入门的乐器之一了。想想看:
当然啦,要说简单到躺着就能学会那也不可能。不过只要掌握正确方法,三个月弹个小曲子绝对没问题!
现在市面上钢琴班五花八门,怎么选才不会踩坑呢?根据我这些年观察,好老师通常有这几个特点:
1.会示范更会讲解——光弹得好不够,得能把复杂的东西说简单
2.有耐心不骂人——初学者弹错太正常了,凶巴巴的老师赶紧跑
3.注重基本功——一上来就教流行曲的,八成是想速成骗学费
有个真实案例:我邻居家小孩,换了三个老师都没进步,第四个老师从坐姿开始纠正,半年后直接考过三级。所以说啊,方法对了事半功倍。
"老师,我每天练8小时能不能成钢琴家?"——醒醒,郎朗也不是这么练出来的!对于初学者,我的建议是:
记住!短时间高频练习比一次练到吐有效十倍。就像吃饭,暴饮暴食肯定不如少食多餐来得健康对吧?
这个问题纠结过的人举手!其实吧:
不过要说手感,那肯定是真钢更带劲。个人建议可以先租琴试试,确定能坚持再买。我见过太多人头脑一热买台钢琴,结果三个月后变成高级衣架...
这话说的,难道活到老学到老只是口号吗?来分享个真实故事:去年我们班来了位58岁的阿姨,零基础开始学,现在都能弹《梦中的婚礼》了。关键人家每天雷打不动练琴,比年轻人还认真。
所以啊,学琴永远不嫌晚,嫌晚的永远是借口。比起年龄,更重要的是:
先看看你的手——是不是比想象中能张得更开?其实钢琴大师里也有不少"小短手"关键看怎么练:
这么说吧,手小顶多是有些跨度大的曲子弹不了,但百分之九十的曲目完全没问题。就像开车,又不是人人都要当赛车手对吧?
这个阶段每个人都经历过!主要原因有:
1. 对自己要求太高(刚开始就想弹肖邦?)
2. 练习方法不对(总是一遍遍错着弹)
3. 没注意细节(节奏、力度都很重要)
建议录音听听,其实往往没你想象中那么糟。要是实在受不了,试试这个办法:把练习速度放慢到你能完美弹奏的程度,再一点点加速。慢即是快,这话在钢琴练习上特别灵验。
说到费用,这个真的因地而异。不过可以给个参考范围:
个人觉得初学阶段小组课就挺好,既省钱又能互相激励。等到了中高级再考虑一对一也不迟。不过要警惕那些打着"过级"旗号乱收费的机构,考级真没那么玄乎。
钢琴这东西吧,说难也难,说简单也简单。难在坚持,简单在入门。见过太多人半途而废,也见过不少""坚持下来的。有个学生本来是被家长逼着来学的,结果有次在班上表演后收到掌声,从此练琴比谁都积极。
所以啊,别把学钢琴想得太沉重。它就是个能陪你开心、陪你难过的朋友。今天弹错没关系,明天继续;这周没进步不要紧,下周再来。音乐最神奇的地方,就是能让时间变得有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