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觉得,会弹钢琴就自然会教钢琴,这个想法可真是...怎么说呢,就像觉得会吃饭就会做饭一样离谱。教学是门技术活,光自己弹得好远远不够。
举个例子,我认识一位拿过国际大奖的钢琴家,教初学者时总爱说"这个很简单啊"结果学生越来越没信心。后来参加了师资培训才明白,得把复杂的动作拆解成"婴儿步骤"## 二、优秀钢琴教师的三大核心能力
1.耳朵要毒:不是光听错音,要能诊断出为什么错。是手指没力气?节奏感差?还是压根没理解乐句?
2.嘴巴要巧:把专业术语翻译成大白话。比如教"强"可以说"火车从远处开过来的感觉"3.眼睛要尖:学生手腕抖一下、肩膀僵一下,都是问题的信号弹
这个特别有意思,培训时会让老师轮流扮演:
通过角色互换,才能真正理解学生心态。
有个现象挺有意思——很多老师特别爱教高级技巧,觉得教《车尔尼599》丢面子。其实吧,能把入门教材教出花来才是真本事。就像米其林大厨,蛋炒饭做得好才算功力到家。
最要命的三个坑:
1. 只顾教曲子不教基本功(迟早要还的)
2. 用威胁式教学("弹错就别学了"3. 教材五年不更新(音乐教育也在进步啊)
说说我的体会:好的钢琴老师应该像导游,既要知道最短的登山路线,也要懂得在适当时候让游客自己发现美景。最近特别有感触的是,有时候故意不直接纠正错误,而是用提问引导:"这两个音哪个更像小兔子跳?"效果反而更好。
现代学生和20年前真的不一样了,注意力更碎片化,但创造力也更强。所以我现在备课都会准备:
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,教师这个职业最迷人的地方就在于——你在教学生的同时,学生也在教你。每次师资培训对我来说都不是任务,而是打开新世界的钥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