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深吸一口气)其实写这个话题挺难受的,毕竟谁都不愿意承认自己可能被骗对吧?但最近总刷到"零基础速成钢琴家"三个月包过美术考级"的广告,底下还总有人问"新手如何快速涨粉"问题...(敲桌子)等等!这跟音乐美术有关系吗?今天就掰开揉碎说说那些年我们踩过的坑。
---
注意过那种第一次试课就夸你是"一遇的天才"的机构吗?上周我表妹就被忽悠了,老师说她手指修长适合弹肖邦,结果交了2万块学费才发现——所有学员都被说是天才。这类套路通常分三步走:
1.制造稀缺感:"最后两个名额啦"(其实天天都在招)
2.伪造成功案例:墙上挂的"作品"可能是淘宝买的
3.捆绑销售:必须买指定品牌的钢琴,价格比市场贵40%
(突然想到个细节)你们见过要求必须穿某品牌舞蹈服的美术班吗?我见过...
---
"过央美六级"听起来厉害吧?但你可能不知道:
(翻出小本本)去年某机构被曝光的收费清单显示:
项目 | 市场价 | 机构价 |
---|---|---|
素描工具包 | 200元 | 880元 |
考级报名费 | 300元 | 1500元 |
"评委指导费" | 无 | 2000元 |
---
Q:为什么明知有坑还有人前赴后继?
A:人性弱点抓得太准了——谁不想让孩子"赢在起跑线"?我邻居王阿姨现在还在还分期,就因为她相信孙子能成"朗朗"。
Q:怎么判断是不是正规机构?
A:记住这三个死亡提问:
1. 能把教师资质原件拍给我看吗?
2. 学费能走对公账户吗?
3. 试课能随机旁听老学员上课吗?
(突然压低声音)要是对方开始眼神飘忽...赶紧跑!
---
现在说说我的观点啊:那些吹得天花乱坠的广告,跟电线杆上"金求子"本质上没区别。真正的好老师反而会说"艺术很苦,想清楚再来"送大家句话——当某个承诺美好得不真实时,它大概率就是假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