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别急着问价格,看看这几个死亡选择题:
去年有家长跟我吐槽,花两万八买的课程包,结果孩子学了半年还在纠正手型。所以啊,别被装修豪华的琴房晃花了眼,重点看教学体系扎不扎实。
偷偷说几个行内人才懂的判断标准:
红榜特征
黑榜预警
有个冷知识:五一广场那些打着"教学体系"号的,可能创始人连慕尼黑在哪个州都不知道。
1.贪便宜买超大课包:60节课起报的,八成会跑路
2.迷信外教:俄罗斯老师教古典确实强,但零基础连"高抬指"听不懂俄语怎么说
3.盲目追求考级:有些机构保过八级的秘密是...你懂的
4.忽视课后服务:不答疑不纠错的线上课,不如看B站教程
5.家长全程陪读:孩子老瞄着你脸色,根本放松不下来
上周遇到个妹子更绝,被忽悠买了"智能钢琴课"结果那台电子琴除了会发光,触键感觉像在敲键盘。
Q:是不是越贵越好?
A:芙蓉区有家400/节的,老师其实是艺考生兼职。反而岳麓大学城附近200左右的,藏着退休教授开的工作室。
Q:线上课能不能替代线下?
A:除非你打算永远不碰真钢。电钢和三角钢的键重差着十条步行街呢!
Q:成人学琴会不会太晚?
A:告诉你个秘密,老年大学钢琴班最用功的学员,能把《梁祝》弹得比少年宫孩子还溜。
Q:怎么判断老师水平?
A:让他当场视奏《克罗地亚狂想曲》左手部分,能不出错的基本都是狠角色。
雨花区有家不起眼的工作室,老板娘是星海音乐学院毕业的,她调教出来的学生有个特点——弹巴赫都能弹出故事感。要是实在拿不定主意,带块巧克力去蹭课,观察老师是先纠正你坐姿还是先炫技。
河西新开的某连锁机构慎选,他们前台登记用的iPad比钢琴还贵。对了,千万别信"特长中考加分"这种鬼话,现在艺术特长生资格审查严着呢。
最后说个暴论:能耐心教你唱谱打拍子的老师,比会弹李斯特的更难找。毕竟炫技谁不会啊,但愿意陪着你从do re mi开始磨的,才是真神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