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接触钢琴的小白最容易犯的错,就是光看装修气派就报名。说真的,关键要看三样东西:
有个特别逗的例子:上个月有位宝妈带着孩子试课,发现我们教室墙上贴着"音没关系,敢弹更重要"标语,当场就报名了。她说这才像真正懂教育的——毕竟学艺术最怕的就是挫败感嘛。
很多人以为钢琴是童子功,其实成年人学琴反而有优势:
1. 理解力强,乐理知识学得快
2. 手指力量足(小朋友经常按不动低音区)
3. 目标明确(就想弹《梦中的婚礼》这种特定曲目)
不过要注意的是,成人最好选能灵活约课的机构。像我们这儿就独创了"咖啡时间学琴"——工作日午休时段专门给上班族开小灶,带着拿铁来上课都没问题。
报了班不代表万事大吉,日常练习更重要。推荐这几个便宜好用的工具:
上周还有个学员跟我炫耀,说他用外卖保温袋DIY了琴键防尘罩...你看,学琴这事真不用搞得太严肃。
我们坚决反对那种"练两年哈农再说"派教法。具体怎么做的呢?
有个银行柜员学员特别有意思,她总说我们的教学方法就像"界的扫码支付"——不用懂复杂原理,照样能完成交易。
最后必须澄清几个坑:
× 一定要买钢琴才能学(先用电子琴过渡完全没问题)
× 每天必须练两小时(我们建议新手15分钟×2次效果更好)
× 考级是唯一目标(难道开车非得参加赛车比赛?)
特别想说个观点:钢琴不该是奢侈品,而是人人都能触碰的美好。我们有个退休的锅炉工学员,现在能弹《我和我的祖国》给孙子听——这种成就感,可比纠结什么指法标准重要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