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说个冷知识:这里18层的大楼藏着23家钢琴机构,密度比奶茶店还夸张。关键性价比太要命——同样的雅马哈教学琴,徐家汇教室每小时贵50块,在这儿能多喝两杯喜茶。最近三个月的数据显示,成人学员占比突然涨到65%,看来打工人想靠钢琴解压的越来越多了。
特别有意思的是这些教室的生存法则:
上周陪朋友去试听,发现个潜规则:前15分钟永远是表演时间。老师会故意弹错几个音,然后说"我这个十年教龄的也会犯错"其实吧...这招对小白特别管用,瞬间距离感就没了。
比较坑的是教材选择。有些机构会用自制彩虹谱(就是把五线谱标成不同颜色),看着很友好对吧?但转到正常谱子立马抓瞎。建议直接问能不能用《约翰·汤普森》或者《巴斯蒂安》,这两套虽然老派但真的好用。
别信门口贴的价目表!这里砍价空间比菜市场还大。说几个实测有效的套路:
1. 挑工作日上午去(销售业绩压力最大)
2. 装作要报60节课(最后砍到24节是常态)
3. 要求送调音服务(他们和调琴师傅都有合作价)
最魔幻的是有家机构推出"峰卡"凌晨1点到5点上课打三折,据说真有几个程序员买了...
Q:老师总说手型不对怎么办?
A:八成人都有这问题。有个野路子——把手机放手腕下面拍视频,如果视频里能看到手背就合格。比老师拿尺子量管用多了。
Q:电子琴能替代真钢练习吗?
A:林达大厦地下B2有家琴行,用三台不同价位的琴做过测试:
那些说"钢琴要从小培养"的机构,建议直接扭头就走。知道为什么林达大厦周末下午永远爆满吗?因为80后90后在报复性学琴啊!上周亲眼看见个戴劳力士的大哥,下课非要帮老师拿外卖,就为了多问个踏板技巧——成年人的学习热情,可比琴童的眼泪值钱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