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泼盆冷水:免费≠随便教。新津这项服务是当地文化馆联合音乐院校推出的公益项目,师资都是持证上岗的专业老师。那他们图啥?简单说就是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,和社区老年大学、少儿编程课一个性质。
为什么建议你试试看?
(突然想到个问题:要是所有人都报名会不会挤爆?其实每期限额30人,得拼手速抢名额...)
Q1:手指短/年纪大/没乐感还能学吗?
钢琴老师原话:“又不是培养朗朗!成年人学琴,能流畅弹流行曲就赢了。”其实很多学员是退休阿姨和带娃宝妈,人家现在都能给孙子弹《虫儿飞》了。
Q2:没有钢琴怎么练习?
文化馆琴房工作日免费开放,另外推荐:
1. 电子琴(200元左右的就能用)
2. 手机APP模拟键盘(应急可以)
3. 上课提前到,蹭课间时间练
Q3:五线谱像天书怎么办?
教学用的是简谱+颜色标记法,比如中央C是红色贴纸。等你能弹《欢乐颂》了,再回头看五线谱突然就懂了——这是学员亲测有效的野路子。
上周我去蹲点了初级班,场面比想象中热闹:有穿校服的中学生,有拎着菜篮的大姐,还有个程序员小哥带着谱架来(后来知道他是来蹭空调的...)。
课程三大反套路设计:
有个细节挺戳人:教室墙上挂着“弹错重来不超过三次”的标语,下面被学员偷偷改成“弹错就假装是爵士乐”。
虽然宣传页不会明说,但老学员悄悄透露:
要是你现在打开手机搜“新津文化馆”官网,可能会看见最新一期报名通知——对,就是今天上午刚更新的。别怪我没提醒啊,上次开放报名,25个名额7分钟抢光。
钢琴这东西吧,说难也难,说简单也简单。有人花十万买施坦威当家具,也有人用免费课程解锁了新人生。反正最坏的结果不就是...白嫖失败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