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吗?第一次走进琴行看到满墙的钢琴时,我整个人都是懵的——黑乎乎的大家伙们长得差不多,价格却从几千块飙到六位数,这玩意儿到底该怎么挑?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聊聊,培训机构里那些常见的钢琴该怎么选。
(突然想到个事儿得插一嘴:别被销售忽悠了,他们嘴里的"专业级"可能和你理解的完全不是一回事...)
培训机构最常出现的家伙事儿,高度决定了音色好坏。常见的有:
(说到这儿我得多句嘴:见过有机构把118cm琴当"专业教学琴"卖高价的,真是离大谱...)
现在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用电钢,主要因为:
1. 不用调律省心省钱
2. 能插耳机不扰民
3. 通常自带教学功能
不过要提醒的是,三千块以下的电钢千万别碰——那手感跟弹棉花似的,练久了真会把手感练废。
有些机构会推出"二手琴",这里头门道可多了:
(去年帮朋友看过一台标价2万的"德国老琴"结果发现是贴牌货...这事儿我能吐槽三天三夜)
闭眼入的牌子:
要三思的牌子:
别光听销售嘚啵,自己上手试试:
1. 低音区按下去要有""的感觉
2. 高音区不能刺耳
3. 连续弹奏时键盘回弹要跟手
(突然想到个真实案例:有学员发现琴键回弹慢,结果拆开一看里头塞着纸巾...)
同样型号的琴,在不同机构报价能差出大几千。记住这几个时间点砍价最划算:
有个冷知识:很多标价都是留着给你砍的,别傻乎乎按标价付钱。
这事儿得辩证着看。确实有好老师真心推荐,但也不排除:
建议多问句:"如果不买这台,第二选择是什么?"说到底,选琴就像找对象,没有绝对的好坏,只有合不合适。有些人非施坦威不可,但说实话,刚开始学用个珠江118也挺好——先把技术练上去,等手指能分辨音色差异了,再换好琴也不迟。最怕的是琴买得比弹得好,那才真叫浪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