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经科学研究显示,这个阶段孩子对音高的敏感度相当于成年人的1.8倍。就像义乌商人天生对商品价格敏感一样,小朋友的耳朵就是为捕捉旋律而生的。不过要注意的是:
去年有个家长跟我吐槽,给孩子报了某机构2万块的"童套餐"老师连踏板原理都讲不清楚。在义乌选机构得擦亮眼:
1.警惕"过三级":音乐不是奥数,没有标准答案
2.试听课要看细节:老师是直接抓孩子手摆姿势,还是先玩音乐游戏?
3.距离很重要:坚持比天赋关键,选离家15分钟内的机构
(突然想到个真实案例:义乌江东新村有对双胞胎,妈妈每周带他们坐1小时公交去学琴,半年后俩孩子看到钢琴就装肚子疼...)
义乌家长都懂做生意要营造氛围,其实学琴也一样。分享几个零成本妙招:
在义乌,钢琴培训价格比小商品市场还眼花缭乱。这么说吧:
有家长问要不要买智能钢琴?这么说吧,就像义乌夜市卖的自动翻炒锅——看着高科技,其实不如普通锅炒菜香。
先别慌,这跟义乌老板第一次被退货一样正常。试试这三步:
1.按下暂停键:停课两周,反而可能让孩子想念琴声
2.换个角色:邀请孩子给毛绒玩具当钢琴老师
3.制造仪式感:在义乌商贸城买些闪亮的贴纸,弹对一段就贴琴盖上
最后说句掏心窝的:学琴最怕比较。隔壁孩子弹《献给爱丽丝》不代表你家宝宝落后,就像义乌国际商贸城7万个摊位,各有各的生意经。重要的是让孩子觉得——黑白琴键是和积木、滑板车一样有趣的玩具,而不是刑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