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实话,入门比骑自行车简单多了。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试课,总担心"我家孩子手小"音不全"这都是误区。钢琴最大的好处就是——按下去就有标准音高,不像小提琴刚开始能拉出杀鸡声。
举个真实例子:去年有个50岁的阿姨来我们这儿,现在都能弹《梦中的婚礼》了。关键看三点:
跑过几家琴行的可能发现了,有的教室放三角钢琴,有的用电钢,这里头讲究可大了。建议初学者选配重键盘的电钢,原因很简单:
1. 价格友好(立式钢琴最便宜也要2万+)
2. 能插耳机不扰民
3. 自带节拍器功能
不过要注意!某些机构用玩具电子琴糊弄人,教你认准这两个标准:
现在主流的教学法分两种,就像学英语要不要先背语法似的:
个人建议啊,如果是纯粹培养兴趣,不妨试试"驱动式"。比如先学会《欢乐颂》右手旋律,再慢慢加左手伴奏,比干练音阶有意思多了对吧?
遇到过家长问:"老师是音乐学院毕业的就行吧?"其实教小孩和教成人完全是两码事。好的钢琴老师应该有这些特质:
去年有个学生换了三次老师,最后在我们这儿定下来了,就因为老师发现他其实有绝对音感,只是之前没人注意到。
别以为每天练2小时就有用,方法不对全是白搭。分享几个实测有效的技巧:
有个学生特别逗,总说自己节奏感差。后来让他用脚打拍子,问题马上解决了——有时候缺的就是这么个小技巧。
很多人纠结"学到什么程度再买琴"我的观点是:只要确定能坚持三个月,越早买越好。琴行办卡练琴看着便宜,其实路上时间够在家练两遍了。
不过买琴水太深,给个避坑口诀:
二手琴要带调律师验货
新琴别信"进口"噱头
电钢预算别低于3000元
要说学钢琴最神奇的是什么?大概是能让你同时动用数学思维(节奏)、空间感知(琴键位置)和情感表达吧。现在崇川区好多社区都有共享琴房,与其纠结"是不是这块料"不如先去按两下试试手感。记住啊,钢琴从来不是贵族的专利,菜市场大妈退休学琴的多了去了,你怕啥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