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试课"免费吗?
好多机构打着免费试课的旗号,结果去了才发现:
"价9980,现价1980"这种把戏,超市打折都用烂了,偏偏在培训行业特别见效。给你三个实用建议:
1. 对比周边5家机构的单价(别光看总价)
2. 问清楚是否包含考级费、教材费这些隐藏消费
3. 警惕"买100节课送20节"——你确定能坚持120周?
有个真实数据:约67%的学员在购买大课包后,半年内就停课了。那些没上完的课时费,呵呵,基本要不回来。
"音乐学院毕业"这行字可能只是说老师去那儿进修过两周。教你几招验明正身:
我认识个从业8年的钢琴老师,她说最怕遇到"包装过度"同行——有些机构连老师的演出视频都是网上扒的。
你以为教室里摆着施坦威就是高端?注意这些细节:
琴键反应迟钝的可能只是翻新二手货
耳机教学看似专业,实则为掩盖劣质钢琴音色
周末人多时去考察,看看是不是要排队等琴房
有家机构被曝光用电子琴冒充钢琴教学,被家长发现后居然说"初级阶段够用了"...
"皇考级体系""皇合作机构"完全是两码事!重点看:
是否有完整的教学大纲
每阶段是否有明确评估标准
避开那些只会说"因材施教"拿不出教案的
见过最离谱的,把《小星星》教三个月还美其名曰"基础"。
签合同前务必确认这些:
? 停课违约金怎么算(通常高达30%)
? 剩余课时费按原价还是折价退
? 是否有"解释权归机构所有"这种霸王条款
去年有个新闻,学员退费要扣除"包装费"你敢信?
---
说实话,钢琴培训这行良心机构还是有的,但需要你带着放大镜找。我的建议是:
1. 先租琴练习三个月,确定自己真能坚持再报班
2. 优先考虑按季度缴费的机构
3. 多和已经学了一两年的学员聊聊
记住啊,好的教育从来不需要饥饿营销。那些催着你马上做决定的,大概率不是为你着想,而是为了冲业绩。学琴本该是件快乐的事,别让套路坏了兴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