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琴行收钱套路可多了去了,微信转账的、pos机刷卡的、甚至还有让买课程券的。最稳妥的是走对公账户,银行流水明明白白。要是对方死活不肯开发票,那可得留个心眼了——这八成是想逃税呢!
1.现金支付
当场能拿收据
事后维权困难
2.分期贷款
减轻经济压力
可能涉及金融风险
3.课程套餐
单价更便宜
容易冲动消费
王阿姨去年给孙子报班就吃了哑巴亏,收据上写着"赠送3节体验课"结果退费时琴行说赠课要从总课时里扣。更绝的是有的机构玩文字游戏,把"48课时"写成"48个教学单元"实际上1课时被拆成2单元...
拿到收据先别急着走,当场确认这些:
金额数字和大写是否吻合
是否有"解释权归本机构所有"霸王条款
优惠条件是否标注有效期
建议用手机拍下收据和营业执照同框照片,现在有些城市的教育APP还能扫码验证培训机构资质,这个操作绝对能让你少走弯路。
要是遇到机构跑路怎么办?别慌!立即做三件事:
1. 到市场监管部门打印企业机读档案
2. 收集所有转账记录和沟通记录
3. 联合其他家长集体报案
去年深圳有个钢琴工作室倒闭,32个家长就是靠完整的收据链条,最终通过债权申报拿回了70%费用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