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出来你可能不信,雅马哈在国内音乐教育市场已经悄悄布局了20多年。他们搞了个特别聪明的玩法——"乐器+教育"销售。简单说就是:
我认识个琴行老板,他说雅马哈教材有个特别狠的设计:每节课都像通关游戏。初级阶段会把枯燥的音阶练习包装成"音乐探险"小朋友根本察觉不到自己在练基本功。
刚接触钢琴的朋友经常犯几个错误,咱们得提前打个预防针:
1.盲目追求考级速度(见过半年考五级的,手型全废了)
2.迷信进口钢琴(其实印尼产的雅马哈和国产珠江差别没想象中大)
3.忽视乐理学习(最后变成只会按琴键的机器人)
有个真实案例:去年有个妈妈带着7岁孩子来咨询,非要用三倍速学完课程。结果呢?现在那孩子听到钢琴声就捂耳朵。所以说啊,慢即是快这个道理在学琴上特别灵验。
雅马哈的课程设计确实有两把刷子,他们把学习分成了几个阶段:
主打"音乐"概念,用彩色贴纸标记琴键,每节课都像在开派对。不过要注意,这个阶段重点在培养音准感而不是技术。
开始引入他们的看家本领——自动伴奏系统。这个设计绝了,左手弹单音就能出和弦效果,孩子特别有成就感。
这时候会接触到黑科技——Disklavier钢琴。这玩意儿能录下演奏过程,老师可以精确到毫秒级别做修正。
先泼盆冷水:学钢琴本来就不便宜。但雅马哈系培训有个特点——价格像俄罗斯套娃:
有个省钱小技巧:每年3月和9月是他们促销季,报年课能砍下15%-20%价格。不过要当心某些机构把课时缩水,比如把50分钟一节课偷偷改成40分钟。
这个问题特别关键!现在市场上挂着雅马哈认证的老师,其实分三个档次:
1.正经JOC认证(全球通用)
2.地区代理认证(水分比较大)
3.纯野路子(可能就参加过几天培训)
建议要求老师出示证书编号,上官网一查便知真假。还有个土办法——听老师示范演奏《献给爱丽丝》,能流畅弹完中段的起码不是骗子。
说到最后,个人觉得雅马哈体系最适合两类人:想培养音乐兴趣的儿童和没打算走专业路线的成人。如果是奔着音乐学院去的,可能传统教学体系更合适。毕竟钢琴教育没有标准答案,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才是王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