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接触钢琴的人,十个有九个会盯着自己的手发呆:"手指头怎么就不听使唤呢?"别急,这事儿得慢慢来。忆楠的老师有个特别形象的比喻——弹琴手型就像握鸡蛋,太紧会碎,太松会掉。具体来说:
识谱就更像学外语了,刚开始看五线谱跟看天书似的。有个学员跟我说,他第一次上课把高音谱号认成了"烫头发的Q"想起来还笑出声。建议新手可以:
1. 每天认5个音符(比如中央C周围的音)
2. 用彩色贴纸标记琴键
3. 手机下载识谱游戏APP辅助练习
市面上钢琴课从80到800一节的都有,差别在哪?以忆楠为例,他们的课程体系分得特别细:
有个真实案例:张阿姨给孙女报了最便宜的速成班,结果孩子养成了翘手腕的毛病,后来在忆楠上了三个月矫正课才改过来。所以说,前期省钱后期遭罪这事儿真不划算。
很多人觉得"我都三十岁了还学什么琴"这话可不对。忆楠的成人学员里,有退休干部、程序员,甚至外卖小哥。但成年人常犯这几个错误:
1.急于求成:恨不得一周学会《梦中的婚礼》(结果把手练伤了)
2.死磕考级:非要从三级曲目开始练(其实可以从流行歌曲入手)
3.设备焦虑:觉得必须买三角钢琴(立式钢琴完全够用)
去年有个42岁的学员让我印象深刻,他每天利用午休时间在公司楼下琴房练半小时,现在都能给女儿伴奏学校合唱曲目了。
光上课不练习?那等于往漏水的桶里倒水。忆楠的老师总结了个"3+2+1"法:
有个小秘诀:把手机架在旁边录练习视频,回放时特别容易发现问题。上周有个学员突然发现:"原来我弹到这儿总会不自觉地歪脖子!"##五、关于学琴成本的真心话
很多人被钢琴价格吓退,其实现在解决方案很多样:
算笔账:如果每周上一节课+练三次琴,每月花费大概在1500-2000元,相当于少下几次馆子。关键是这笔投资带来的成就感,可比买个包持久多了。
要说在忆楠学习最大的收获,我觉得是他们把"的基本功"变成了闯关游戏。比如练指法像玩节奏大师,识谱比赛还能赢小勋章。现在每次听到女儿说"我想多练会儿"这钱花得值。学琴这事吧,重要的不是弹得多厉害,而是享受手指触碰琴键时,心里泛起的那阵涟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