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以为学琴只是为了考级,这事儿可比你想的有意思多了。我见过不少榆次的学员,刚开始就是冲着"培养气质",结果后来发现钢琴还能:
有个在榆次大学城读书的小姑娘跟我说,她报钢琴课的初衷纯粹是想远离手机,结果半年后居然在校园歌手比赛上当了伴奏。
适合人群:零基础小白、需要即时纠正手型的
榆次老城那边有家开了15年的琴行,老师会拿着铅笔轻轻点你的手腕:"对,这个关节要像握鸡蛋..."这种细节,看视频课真的学不来。
优势:
不过要提醒你,最好选带课后作业批改的,不然容易变成"眼睛会了手不会"。
现在有些机构搞得很聪明,比如:
这种模式在榆次华钜商城那边挺流行,特别适合既要省钱又想有仪式感的。
问过十几个榆次琴童家长后,我整理出这些血泪经验:
价格陷阱:
× "99元体验课"结束后疯狂推销上万元课程
√ 正规机构会明确公示课时单价(榆次市场价大概80-150元/节)
老师资质:
别光看宣传册上的"资深教授"问:
有个真实案例:去年有家长图便宜找了每小时60元的老师,结果孩子练出翘手腕的毛病,后来花双倍价钱才纠正过来。
如果你超过18岁还想学琴,记住这几点:
1.别和小朋友比进度(他们手指软但理解力不如你)
2.每天20分钟比周末突击4小时有用
3.先从流行曲入手(《菊次郎的夏天》比车尔尼599更能坚持)
榆次文化中心有位50岁的阿姨学员,从《小星星》开始练,现在都能给合唱团伴奏了。她的秘诀是:"练琴当刷牙,养成习惯就不觉得难。"## 五、装备怎么选才不花冤枉钱
钢琴:
辅助工具:
榆次雅马哈专卖店的销售跟我说,去年双十一最受欢迎的居然是钢琴除湿管——山西这气候,保养乐器确实得注意湿度。
学钢琴这事儿吧,就像种树。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,其次是现在。别被"天赋论"住,我见过太多榆次的普通上班族、退休大爷,通过系统训练都能弹得有模有样。关键是要找到适合你的学习节奏,剩下的,交给时间就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