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吗?现在滨海区每10个小朋友里就有3个在学钢琴。但为什么有的孩子越弹越开心,有的却哭着不想上课?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事儿。
先说个大实话:学钢琴确实不便宜。一节普通课150-300块,买台入门钢琴起码两三万。但你想过没有——这笔投资可能比学区房还划算。
举个例子:滨海实验小学的王老师告诉我,她班上钢琴考过五级的孩子,数学平均分比其他人高12分。为啥?因为弹琴要同时看两行谱(相当于左右脑体操),还要控制十个手指(精细动作训练),这些能力直接迁移到学习上了。
不过要注意的是:
我跑遍了滨海新城的琴行,发现主要分三种:
1.连锁品牌型(比如XX琴行)
2.音乐学院派(教授开的私人工作室)
3.社区名师型(藏在小区里的好老师)
重点来了:滨海大道那家"海音琴行"张老师特别神——她能用《小猪佩奇》的旋律教识谱,孩子们都抢着上课。不过要提前半年预约...
1.过早考级(血泪教训!)
邻居家孩子6岁考三级,现在听到钢琴声就呕吐。考级不是打游戏通关,千万别攀比。
2.盲目追求手型
刚开始手指趴着弹怎么了?著名的钢琴家古尔德还蜷着弹呢!兴趣比姿势重要一百倍。
3.迷信外国教材
拜厄、车尔尼是好,但你知道现在有《奥特曼主题曲改编练习曲》吗?孩子喜欢才是王道。
4.忽视耳朵训练
滨海的孩子多幸福啊,听着海浪声长大。试着让孩子弹段旋律描述下雨的海面,比枯燥的听音练习强多了。
5.自己当监工
千万别搬个凳子坐旁边指手画脚!建议装个监控,回头和孩子一起看回放讨论。
先讲个真事:滨海二小的婷婷去年闹着要退课,她老师换了种教法——让婷婷给动画片配乐。现在这孩子居然自己写起小曲子来了。
试试这几招:
要是试了所有办法还是不行...可能孩子真不适合。这时候转战尤克里里或者架子鼓也不丢人,音乐世界大着呢!
钢琴啊,说到底就是个大型玩具。滨海区这么多琴童,最后能成朗朗的恐怕一个都没有。但那又怎样?当孩子二十年后心情低落时,能随手弹段旋律安慰自己;当全家聚会时,能来段《新年好》热闹气氛——这些瞬间,早就值回票价了。
对了,如果你在滨海西站附近,推荐去"浪花琴社"。他们有个玻璃琴房正对大海,小朋友弹着弹着就会自己加海浪声的节奏,特别有意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