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看到别人十指翻飞弹《梦中的婚礼》,总有人心里打鼓:"我这辈子怕是学不会了吧?" 先别急着否定自己!育实的张老师带过最夸张的学员,刚开始连黑白键都分不清,半年后居然能弹《献给爱丽丝》——关键就在于方法对了路。
现在满大街都是钢琴班,怎么挑才不会踩坑?育实做了十五年,见过太多学员被"包过三级"名师授课"这种噱头忽悠。说实在的,判断好坏就看三点:
1.老师会不会教(不是弹得好就行)
2.课程有没有梯度(别一上来就哈农)
3.琴房设备专不专业(这点很多人会忽略)
上周还有个学员跟我们吐槽,之前在某机构学了三个月,结果发现用的居然是电子琴改装的教学钢琴...这不上当嘛!
别的先不说,就冲我们每节课都录像这点——回家能反复看自己手型对不对,这个设计是很多大机构都做不到的。再说个实在的,我们的"题本"法:
去年暑假班的数据显示,用这个方法的学员,进步速度比传统教学快47%。当然啦,光说数字可能有点干,举个真实例子:有个50岁的阿姨学员,刚开始左右手完全配合不来,现在都能给老年合唱团伴奏了。
根据我们整理的学员档案,这些雷区你可得绕开:
急于求成:妄想三个月速成肖邦
贪便宜:买几百块的"钢琴"
不练基本功:直接跳级弹流行曲
三天打鱼:每周练琴<3小时
闭门造车:从不录视频复盘
特别是最后这条,我们发现愿意拍练习视频的学员,纠错效率能提高60%以上。
这个问题被问得太多了!建议是:前三个月先用琴房的。为啥呢?首先你不确定能不能坚持,其次刚开始对音色手感没概念,很容易被销售忽悠。我们琴房用的都是经过声学调整的雅马哈,比很多人家买的入门琴强多了。
等学到小汤普森第三册左右,就可以考虑入手了。这时候你至少能听出:
要是拿不准主意,直接让老师陪着去挑,这个服务我们一直免费的。
可能很多人没想到,学钢琴居然能治"手机依赖症"最近有个程序员学员说,自从开始练琴,加班时颈椎都不那么疼了。科学上来说,钢琴演奏需要:
左右脑协同
手眼耳配合
情绪表达释放
更不用说那种完整弹下一首曲子的成就感,真的比打游戏通关爽十倍。有个做会计的学员跟我说,现在月底对账压力大时,就弹半小时《菊次郎的夏天》,比喝奶茶管用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