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说说最实在的:学琴的孩子数学普遍不错。因为读谱时要数节拍、算时值,这不就是变相做数学题嘛!萍乡某小学做过调查,钢琴班的孩子数学平均分比普通班高8分左右。
再说个你可能没想到的:练琴特别练耐力。一首曲子反复弹十几遍,这种专注力放学习上,作业效率能不高吗?我见过不少萍乡琴童家长说,孩子学了半年钢琴后,写作业磨蹭的毛病改了不少。
有个真实案例:去年萍乡某机构打着"成考级"的旗号,结果孩子学了两年连基本手型都是错的。所以啊,别贪便宜,一定要看老师演示教学。
好的琴房应该:
? 每间教室配专业立式钢琴(最低标准)
? 地面铺消音地毯
? 有恒温恒湿设备(特别是梅雨季)
重点来了:千万别当"错机"孩子弹错时,先说"这段旋律真好听,我们再来一遍好不好?"萍乡某资深教师统计过,鼓励式指导的孩子续课率高出47%。
建议准备个练琴记录本:
现在行情是这样的:
提醒下,别被"包过级"的噱头忽悠。考级通过率本来就有80%,关键要看孩子真实水平提升。
作为在萍乡观察钢琴教育多年的从业者,我发现很多家长容易陷入两个极端:要么急于求成,要么完全放养。其实啊,学琴最理想的状态是——让孩子觉得是在玩音乐,而不是被音乐玩。
最近有家长问我:"是不是每天必须练满1小时?"我的建议是:刚开始每天20分钟高质量练习,远胜过心不在焉的1小时。毕竟,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,你说对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