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先得看老师资质,别光听机构吹"中央音乐学院毕业"问能不能出示钢琴演奏级证书。贵阳正经科班出身的老师大概占三成,剩下的要么是半路出家,要么干脆是声乐老师兼职教钢琴。
教学体系很重要,好的机构会有自己的进度表。比如前三个月专门练断奏,后三个月学连奏,而不是今天教《小星星》明天直接上《致爱丽丝》。我见过最离谱的机构,第一节课就让四岁孩子踩踏板...
环境设备别将就,琴房至少得有:
4-6岁是黄金期没错,但得看孩子能不能:
1. 安静坐满20分钟
2. 分清左右手
3. 对音乐有反应(比如跟着节奏跺脚)
有个真实案例:贵阳观山湖区的刘女士,非让3岁半的儿子学琴,结果孩子把钢琴当积木敲。现在7岁了,看见钢琴就躲——这哪是培养兴趣,简直是制造阴影啊!
经济账得算清,在贵阳学钢琴的常规开销:
时间成本更重要,每天陪练1小时,雷打不动坚持三年。很多家长就是败在这点,买琴时一掷千金,陪练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。
本地有些隐藏福利你可能不知道:
特别提醒:别被"级包过"的广告忽悠。去年贵阳某机构被曝光,所谓"考官内部关系"是假的,家长白交了9800元保过费。
见过太多家长把钢琴当成才艺标配,其实贵阳现在有很多有趣的音乐启蒙方式。比如:
要是孩子实在抗拒钢琴,真没必要死磕。说到底,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审美,不是培养考级机器对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