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看两组真实数据对比:
错误做法 | 优化方案 | 转化率差异 |
---|---|---|
纯发传单 | 传单+体验券+现场演示 | 0.8%→6% |
泛泛介绍课程 | 痛点提问+学员案例视频 | 1.2%→8% |
无后续跟进 | 48小时内电话回访 | 3%→15% |
关键问题:传统地推只完成了“信息传递”,却忽略了家长决策的3个心理阶段——
1.警觉阶段(“这机构靠谱吗?”)→ 需要用权威背书破解(如教师资质、获奖学员名单);
2.权衡阶段(“值不值得花钱?”)→ 通过限时福利加速决策(如“前20名报名送调音服务”);
3.行动阶段(“现在就要报名吗?”)→ 设计零风险承诺(如“7天无理由退费”)。
(思考一下:你们机构的地推物料,能同时覆盖这三个阶段吗?)
*小技巧*:用百度热力图找人流聚集点,避开竞品扎堆区域。
错误示范:“您好,了解一下钢琴课吧?”(家长心理OS:又是推销...)
优化版本:
> “家长您好,您家宝贝平时喜欢哼歌吗?(停顿等待回应)
> 我们最近发现很多4-7岁孩子通过游戏化钢琴启蒙,3个月就能双手合奏了(递上体验包)。
> 这周六有场免费亲子音乐沙龙,您可以带孩子来玩,名额只剩2组了...”
*重点*:用“免费活动+稀缺性”替代硬推销,后续微信跟进时再深度转化。
建议每个地推人员配备简易登记表:
日期 | 接触量 | 留电话量 | 到店体验量 | 成交单 | 转化路径分析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9.1 | 50 | 12 | 5 | 2 | 家长担忧接送时间 |
9.8 | 68 | 18 | 9 | 4 | 周末沙龙转化率高 |
每周开会复盘:哪些话术有效?哪些点位质量差?及时调整策略。
地推只是入口,最终要引导家长进入你的私域体系:
1. 企业微信:备注“孩子年龄+意向程度”,定期发送学琴干货;
2. 社群运营:每周五晚8点发起“萌娃弹唱挑战”直播;
3. 转介绍机制:老学员推荐1人,双方各赠1节大师课。
(看到这里你可能想问:具体执行细节太多记不住?文末扫码领取《钢琴地推SOP手册》完整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