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光上海就新增了300多家少儿钢琴机构,背后其实是三个暴击需求:
1.中产焦虑:现在家长宁可少吃两顿火锅也要报艺术班
2.政策红利:艺术类培训不受""
3.成本下降:电钢琴教学设备比十年前便宜了60%
但问题来了——这么多琴行靠什么活?我蹲点了7家不同品牌的加盟店,发现个有趣现象...
Q1:你到底是卖钢琴课还是卖梦想?
Q2:教材用汤普森还是自研体系?
对比表:
传统教材 | 网红教材 |
---|---|
进度慢但扎实 | 三个月能弹《梦婚》 |
老教师认可 | 年轻家长爱打卡 |
Q3:最赚钱的其实是...?
说出来你可能不信,琴行利润排名:
1. 钢琴租赁(押金现金流)
2. 考级突击班(焦虑税)
3. 成人速成课(社畜解压)
去年有个学员加盟某品牌,合同里藏着这么条:"必须使用总部指定的钢琴,市场价2.8万,进货价4.6万"等发现时已经交了30万加盟费...
教你个野路子:直接要份空白合同带去找律所,花800块让律师用红笔圈重点,比啥考察都管用。
"我没音乐基础能开琴行吗?"
见过最猛的老板是个卖水泥起家的,现在手下8个音乐老师。关键看你会不会用人——好的教务主管比十个钢琴老师都值钱。
"加盟费20万值不值?"
给你算笔账:同样的钱够你雇两个离职的音乐学院辅导员,他们能给你搭出整套教学体系,还不用被总部抽成。
要是你冲着"赚钱"来搞钢琴加盟,我劝你现在就关掉页面。但如果你愿意:
那这行确实能让你活得体面。记住啊,琴键黑白分明,但这行的水可比你想象的深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