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入行的家长经常问我:"个奖状吗?随便印个'优秀学员'不行吗?"大错特错!好的奖项设计得像游戏成就系统,孩子拿到手就知道自己突破在哪儿。比如说:
有家培训机构搞过实验:把普通"三等奖""进步新星"续费率直接涨了15%,你说神不神奇?
上周有个机构找我吐槽,他们设了个"小透明奖"本意是想鼓励内向的孩子,结果家长投诉说侮辱人...所以记住啊:
1. 避免负面词汇(比如"股"听着像在说现在不行)
2. 慎用食物比喻("钢琴小土豆"真有人较真)
3. 英文奖项要查字典(把" star"写成" steak"闹笑话了)
有个真实案例:某比赛用"最佳陪练家长奖"结果引发夫妻争功离婚官司,后来改成"音乐伙伴奖"和谐多了。
现在讲究个性化定制,比如:
上海有家机构更绝,给获奖者生成专属二维码,扫码能看比赛视频+评委点评,这种电子奖牌成本不到5块钱,但家长转发率超高。
见过太多孩子为张奖状较劲,说点掏心窝子的:
去年有个学生死活练不好颤音,老师设了个"小王子"玩笑奖项,结果这孩子现在颤音弹得比原版还花哨...
现在已经有机构在试水:
不过说实在的,再高科技的奖项也比不上老师当场那句"强弱处理太棒了"毕竟钢琴是门艺术,不是玩游戏攒皮肤对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