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单来说就是把复杂的乐理知识变成视觉化图表。比如五线谱对应琴键的示意图,或者手指编号图。这些东西就像学开车时的路线图,能让你少走弯路。
*举个真实例子*:去年有个学员,盯着五线谱三个月都分不清高低音谱号。后来用了带颜色区分的素材图,三天就搞定了——你看,找对工具多重要!
1.视觉记忆比文字强:大脑处理图像速度比文字快6万倍
2.减少挫败感:直接看文字说明可能越看越懵
3.随时查阅:贴在琴架上比翻书方便多了
这个绝对是救命稻草!把每个琴键和五线谱位置对应起来,练音阶时特别管用。建议选那种带彩色标记的版本,不同音区用不同颜色区分。
很多人不知道,弹钢琴时手指是有固定编号的:
看到谱子上的数字就不会手忙脚乱了。
就像做菜的调味公式,记住几个基本和弦就能弹很多曲子。推荐从C大调开始,它的和弦最简单。
各种"哒哒哒"的节奏其实有固定模式,把常见的切分音、附点音符做成图示,跟着拍子机练习会容易很多。
比如手腕塌陷的正确/错误对比图,这种预防针性质的素材能帮你避开80%的初学者通病。
1.别贪多:一次重点攻克1-2张图
2.动手标注:在复印件上做笔记
3.分阶段使用:先认键再练指法
4.组合使用:比如和弦图+节奏图一起练
*个人建议*:最好把素材图做成防水版本,别问我怎么知道的...(曾经有学员把咖啡打翻在精心标注的图纸上)
现在很多APP也有动态素材图功能,可以实时显示你弹奏的音符位置。不过我觉得纸质版有个不可替代的好处——不会弹出烦人的广告。
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:钢琴学习就像拼乐高,素材图就是那张说明书。但记住,再好的图纸也得动手拼才行。看到这里,不妨现在就找张最简单的键盘图,对照着按响你的第一个音符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