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深吸一口气)说真的,我第一次摸钢琴的时候连黑白键都数不明白——你知道中央C在哪吗?当时老师让我找这个音,我愣是对着88个琴键发了五分钟呆...今天这篇完全是从菜鸟血泪史里扒出来的干货,特别适合那些搜"学钢琴多久能弹曲子"、"钢琴怎么不手抖"手朋友。
记得我报完名站在琴行门口那会儿,心跳快得跟肖邦《革命练习曲》似的。推门进去就闻到一股松木和防潮剂混合的味道,二十多架钢琴黑得发亮,当时脑子里就三个念头:
1.这玩意儿到底有多少个键?(后来知道标准的88个,但电子琴可能有61或76键)
2.老师会不会嫌我年纪大?(看到六十岁阿姨弹《梦中的婚礼》后彻底不焦虑了)
3.听说学琴特别烧钱是不是真的?(这个我们后面详细算账)
最要命的是,当老师示范弹奏时,那些音符在他手指底下就跟活过来似的,轮到我自己上手——好家伙,左手小拇指僵硬得像根筷子!
肯定有人纠结过这个问题:万一学两天放弃怎么办?我做了个对比表:
方案 | 前期投入 | 后期成本 | 适合人群 |
---|---|---|---|
全新立式琴 | 2-5万 | 调律年费 | 确定长期学/不差钱 |
二手钢琴 | 5千-2万 | 维修风险 | 想省钱但需鉴别能力 |
电钢琴 | 3千-1万 | 零维护 | 租房党/怕扰民 |
琴行包月租 | 300-800 | 押金 | 想试水三个月的新手 |
(突然拍大腿)对了!千万别信"块电子琴先练着"鬼话,我那个399的玩具琴键根本不出力度,练得手指都没知觉了...
上到第五节课的时候,我才发现钢琴老师都是""——他们永远温柔地说"不错,再来一遍"心里可能在默念"节拍器吃了吗"后来偷听到老师们的行话翻译:
最扎心的是有次练《小星星》变奏,老师叹气说:"要不...咱们先退回单音版本?"(现在想起来脚趾还能抠出三室一厅)
1."一个月就能弹《梦婚》"
醒醒!光那个琶音跨度就能让你左手抽筋,我练了三个月才勉强能不碰错隔壁键
2."看视频学就行不用老师"
直到我发现自己的手型像鸡爪,才知道为什么老师总拿铅笔敲我手腕
3."每天半小时就够了"
实际是:前15分钟在找谱子,后10分钟在纠结哪个手指按哪个键,有效练习约5分钟
4."琴可以减肥"
坐着不动只会让屁股变大,倒是小臂肌肉明显了——现在能单手开老干妈瓶盖
5."级证书最重要"
见过太多人考完十级再也不想碰琴,我现在反而爱弹些简单的流行曲
说到这想起来,有次加班到十点还坚持去琴房,结果在《献给爱丽丝》的旋律里睡着了...被保洁阿姨拍醒时口水都滴到降B键上了。
后来是怎么开窍的呢?有次在商场听到别人弹《菊次郎的夏天》,突然发现——诶这几个音我认识!当时就冲回家把尘封的拜厄教材翻出来。这里分享几个救命技巧:
现在弹《卡农》还是会漏音,但至少能听出是卡农了不是?有次邻居家小孩跑来问"姐姐你弹的是什么呀"她后来补了句"有点像我们学校下课铃"...
学琴这件事吧,就像在黑暗里洗衣服,永远不知道洗干净没有。但某天阳光照进来的时候,突然就看见袖口的草莓渍变成音符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