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入坑的小白最容易纠结这个问题。说实在的,连锁机构那套标准教案,就像快餐店的套餐,管饱但未必合口味。我自己跟过两种老师,最后留在个人工作室的原因特别简单:
不过要注意,个人老师水平参差不齐。有个简单判断法:要求试听前先视频看他弹奏,能流畅完成《梦婚》这类6级曲目的,教入门绝对够用。
先说个真实案例:去年有个外卖小哥跟着我们这儿的张老师学,每周1节课+每天练1小时,半年后居然在商场快闪弹《天空之城》。具体花费是这样的:
重点来了:前三个月千万别急着买钢琴!先用电子琴或者租琴,等确定能坚持再投资。很多老师提供免费陪购服务,记得开口问。
这是最大的误解!教了十年琴的王老师说过金句:"僵硬的不是手指,是练习方法"三个立竿见影的软手秘诀:
1. 洗手后趁着手热做"握鸡蛋"(想象手心有个鸡蛋)
2. 看电视时在腿上轮替抬手指(练独立性超管用)
3. 练琴前用温水泡手3分钟(效果堪比运动员热身)
上周有个40岁的学员,用这方法两周就攻克了《欢乐颂》的跨八度。
看过太多人半途而废,总结出血泪教训:
有个有意思的现象:愿意让家长旁听的老师,通常教学更认真。要是老师说"学琴不用陪"建议换个谨慎的。
学钢琴可不只是弹曲子这么简单。我们琴友群里有人分享了意外收获:
最让我触动的是50岁的李阿姨,零基础开始学,现在每天在老年大学教《茉莉花》。她说:"钢琴键就像时光机,弹着弹着就忘了年纪。"个人建议啊,与其纠结"学会"不如先找家附近的工作室试一节课。很多老师提供50元体验课,就当少喝两杯奶茶——说不定这一试,就推开新世界的大门了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