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以为学钢琴就是学认谱和按键,其实啊,好的培训应该像组装乐高——先教你认识零件(乐理),再教你拼装技巧(指法),最后才能搭出完整模型(曲目)。音之源的做法就比较聪明:
我见过太多人花冤枉钱了,说说常见的坑吧:
1.低价陷阱:199元十节课?小心是"课"包装的体验券
2.证书迷思:"包过英皇考级"可能是分期付款的另一种说法
3.设备玄学:不是所有标着"施坦威"的琴房都用真货(有个学员发现琴键LOGO是贴纸...)
音之源比较实在的是,试听课直接让你弹《千与千寻》片段——能不能学到真东西,上手就知道。
有意思的是,他们的成人班和孩子班用的是完全不同的教材:
儿童课程 | 成人课程 | |
---|---|---|
进度 | 3个月弹儿歌 | 6周弹流行曲 |
重点 | 培养绝对音感 | 速成伴奏能力 |
痛点 | 坐不住 | 没时间练习 |
有个40岁的程序员学员,就是用他们的"公式法"就给女儿弹生日歌伴奏了。
说到练习,他们的"321练习法"挺有意思:
有个学员用这方法,居然在地铁上用膝盖练会了《卡农》的轮指...(虽然不提倡影响他人哈)
很多机构会催你买琴,但他们的顾问会先问三个问题:
1. 你家的隔音条件怎么样?(别像楼上那家被投诉了才来找我们买静音踏板)
2. 最近三个月能保证每周3天练习吗?(电子琴先练着也行)
3. 预算包含调律费用吗?(钢琴和汽车一样需要保养)
要是听到这些大实话,是不是觉得靠谱多了?
说到底啊,学钢琴不是买奢侈品,而是养盆栽。音之源最让我欣赏的是,他们不会给你打鸡血说"三个月成肖邦"而是告诉你:每天15分钟的正确练习,比周末猛练3小时更有用。有个退休阿姨跟着他们的进度学,两年后居然在社区音乐会弹了《梁祝》,关键是她从没觉得这是""就是跟跳广场舞一样成了习惯。
对了,如果你去试听,建议观察两个细节:老师会不会主动调整琴凳高度(这关系到教学经验),以及墙上挂的是考级证书还是学员演出照片(能看出机构更重视什么)。毕竟啊,钢琴这玩意儿,说到底是要让人开心的,对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