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见过最离谱的案例是闵行有家机构,用玩具电子琴教小朋友,家长还乐呵呵交了万把块——这钱买台入门级电钢不香吗?
成年人的优势在于理解力强,但手指灵活度嘛...你懂的。建议:
1. 前三个月重点练《哈农》指法(虽然枯燥但管用)
2. 别一上来就追求弹唱,先把《拜厄》弹顺溜
3. 每周至少摸琴3次,每次不低于40分钟
小朋友则相反,关键是培养兴趣。静安有家机构把钢琴课变成音乐游戏,孩子们抢着去上课——虽然进度慢点,但胜在能坚持啊!
上海钢琴课行情大概是这么个梯队:
有个冷知识:很多老师周末在机构上课,工作日接私活能便宜30%。我就认识个上音的硕士,在机构收350,私下只收250——别问怎么联系,多跑几家琴行自然能打听到。
先说结论:前三个月最好别!钢琴最要命的是容易形成错误肌肉记忆,后期改姿势比从头学还痛苦。不过可以:
最近有个浦东的学员,跟着APP练了半年,结果手腕姿势错得离谱,后来找老师纠正花了双倍时间——这账怎么算都亏啊!
碰到这样的老师赶紧跑:
好老师往往有这些特征:
1. 会主动问你的音乐偏好
2. 第一节课就纠正坐姿
3. 能清晰说出三个月阶段性目标
长宁有家工作室的老师特别实在,第一次课直接说:"我不是最厉害的,但保证你每节课都能带走点新东西"这种老师才靠谱!
学琴这事儿吧,说穿了就三字:别着急。见过太多人冲着《克罗地亚狂想曲》报班,结果连升降号都认不全就放弃了。其实钢琴最迷人的不是弹得多炫,而是哪天突然发现,自己居然能随手弹出心里哼的旋律了——这种快乐,真的谁学谁知道。
最后说句掏心窝的:与其纠结"家机构最好"不如现在就约节体验课。琴键摸多了,你自然就知道该怎么选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