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吗?学钢琴其实和学骑自行车差不多——刚开始摇摇晃晃,但只要找对方法,很快就能弹出像样的曲子。今天就带大家看看,暑假这两个月怎么把钢琴从"陌生大玩具"变成"能炫耀的小技能"。
很多人以为学钢琴就是对着谱子叮叮咚咚,其实啊,正规培训包含三大块:
1.手指体操:怎么让十根手指听话?得先练"爬格子"音阶练习)
2.乐理密码:那些小蝌蚪似的音符到底在说啥?老师会翻译成人话
3.音乐审美:为啥肖邦的曲子听着就想哭?这里头有门道
举个真实例子:去年暑假有个初中生小林,刚开始连中央C都找不准,8周后居然能流畅弹《致爱丽丝》的主旋律——关键是他每天只练40分钟。
现在满大街都是钢琴班,这几个指标帮你筛出靠谱的:
有个冷知识:很多机构把"级通过率"吹得天花乱坠,其实初级通过率本来就有80%以上,这不算真本事。
两个月想见成效?得用"明治练习法":
1.热身5分钟:就像运动前拉伸,弹点简单的音阶
2.主菜20分钟:集中攻克当前最难的小节
3.甜点5分钟:弹自己最喜欢的段落保持兴趣
特别提醒:千万别信"必须练2小时"这种话,初学者专注力就30-40分钟,硬撑反而容易厌恶。
"我没音乐细胞"——这话和"我天生不会用筷子"一样离谱。钢琴不像小提琴需要绝对音准,正常人经过训练都能达到:
说到费用,其实现在很多机构推出"包"2000-3000块够学全程,比买游戏皮肤划算多了对吧?
老师不在的时候,这些免费资源能用上:
有个野路子:去琴行假装要买琴,可以蹭弹高级钢琴(别说是小编教的)
说到底,学钢琴最怕的不是手笨,而是总想着"等准备好了再开始"暑假温度计飙升到38度时,在空调房里弹《菊次郎的夏天》,难道不比躺着刷短视频带劲?有些体验啊,就得亲自按下琴键才知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