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说个真事儿——去年深圳有家社区钢琴工作室,3个合伙人各出10万,现在每月净利润能到6万。音乐素质教育正在从兴趣班变成刚需,你看啊:
不过别急着掏钱,先得搞明白...
①课时费分成(最常见,风险小但利润薄)
②乐器销售提成(利润率能到40%)
③赛事/考级服务(单次活动赚5-8万)
见过太多合伙纠纷都是因为没约定好:
1.数琴键:真正的好机构,立式钢琴磨损最严重的是中央C附近,说明使用频率高
2.看课表:优质机构会把启蒙课安排在工作日下午——说明全职老师多
3.查耗材:翻翻垃圾桶,如果大量废弃琴弦和调音工具,说明设备维护到位
去年参与过某连锁品牌加盟,结果发现他们所谓的"课程"10年前的教材扫描成PDF。现在我和两个琴行老板另起炉灶,坚持三点:
有个合伙人把闲置的三角钢琴放在机构大厅,周末办小型音乐会,结果:
说到底啊,这行最值钱的不是那几台钢琴,而是能持续产生优质内容的运营能力。现在很多机构还在用"买课时送玩具"套路,其实年轻家长更愿意为"+戏剧表演"钢琴+编程"这种跨界课程买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