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吗?现在很多家长都在纠结——孩子刚上初中,课业压力大了,学钢琴到底晚不晚?其实啊,我见过不少初一才开始学琴的孩子,两年后照样能弹肖邦。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个事。
先泼盆冷水:年龄绝对不是问题,但时间管理真的是个坎儿。初中生和幼儿园小朋友最大的区别在哪?不是手指灵活度,而是每天能挤出多少时间练琴。
我观察过培训班里进步最快的几个初一学生,他们都有这几个共同点:
有个叫小雨的姑娘让我印象特别深。她妈妈跟我说,刚开始连do re mi都分不清,结果人家把钢琴谱夹在课本里,课间十分钟就拿出来认音符。现在?已经能完整弹奏《梦中的婚礼》了。
别光看装修!有些机构把教室弄得跟维也纳金色大厅似的,结果一节课换三个老师。教你个土办法——直接问前台要教学大纲,靠谱的机构肯定有完整课程体系。
重点看这三项:
1. 师生配比(1对1最好,最多别超过1对4)
2. 是否定期举办汇报演出
3. 有没有针对初中生的时间表(比如放学后的时段)
去年有家长跟我吐槽,说孩子上了半年课还在弹《小星星》,后来才发现老师是教成人速成班出身的。所以啊,一定要试听!感受下老师是不是真会教零基础的孩子。
说到这个我可就不困了,见过太多孩子走弯路了:
最离谱的是有个孩子,妈妈非要他每天练够两小时,结果现在听到钢琴声就胃疼。其实吧,刚开始每天认真练半小时,比心不在焉地摸两小时琴强多了。
先别急着掏钱!建议前三个月先用培训班的琴,等确定孩子真有兴趣再说。现在很多琴行都有租转购的服务,挺划算的。
要是决定买琴,记住这个口诀:
"二手钢琴看榔头,新琴重点听低音
两万预算看国产,五万往上选日系"对了,千万别被"德国原装"忽悠,市面上90%的所谓德国琴,其实都是在东南亚组装的。我们琴房有台真正的施坦威,音色确实不一样,但价格够买辆小汽车了...
说实话,学钢琴就像跑马拉松,第一个月兴奋,第三个月想放弃太正常了。这时候就得耍点小花招:
有个小胖子让我特别感动,每次来上课都带着零食,说"我弹完这段能吃块饼干吗"现在人家瘦了二十斤,说是因为弹琴时没法吃东西...
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:学钢琴最珍贵的不是考过多少级,而是培养出能陪伴一生的审美能力。我教过的学生里,后来当工程师的、做医生的都有,但他们现在聚会时,还是会为谁能弹出更美的旋律较劲。这不比打游戏刷短视频强多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