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不是也这样——路过琴行听到叮咚声心里痒痒的,刷到钢琴视频忍不住看完,可一想到自己连五线谱都不认识又打退堂鼓?别急,这篇就是给完全不懂钢琴却想试试的你准备的生存指南。
先说个反常识的真相:大连冬天暖气房里练琴可比南方舒服多了,琴键不会冻得梆硬,这才是北方学琴的隐藏福利啊。
1."手指短能学琴吗?"
郎朗的手也就比普通人长1厘米,关键在指法训练。大连某机构甚至专门开过"短手特训班"跨度小的曲目教学员弹《梦婚》。
2."钢和真钢怎么选?"
看预算和用途:
中山广场那家二手琴行经常能捡漏雅马哈U1
3."学琴会不会太晚?"
沙河口区有个退休教师联盟,平均年龄62岁,去年还在人民文化宫办了合奏会。他们的秘诀是:每天20分钟雷打不动
4."线上课靠谱吗?"
试过你就知道——摄像头永远拍不到老师的手指细节!建议:
星海广场附近三家机构提供免费试课
5."能弹《致爱丽丝》?"
按大连主流机构的进度:
| 练习频率 | 达成时间 |
|---|---|
| 每周1次课 | 8-10个月 |
| 每周3次课 | 3个月 |
关键看你能不能忍住不跳级练曲
说到选老师,有个野路子——去柏斯琴行蹲点,看哪些老师自己买琴弦最挑剔。去年我就发现个上音毕业的老师,总挑德国进口的罗斯劳琴弦,后来打听才知道她带出过肖赛少年组冠军。
最容易被忽略的装备其实是琴凳!很多机构用便宜的三脚凳,坐久了腰酸背痛。建议自带记忆棉坐垫,西安路文具市场三楼有家定制的才80块。
突然想到个事——你们知道为什么大连钢琴老师特别看重《浏阳河》吗?因为这首曲子包含了所有基本指法,能完整弹下来就说明入门了。有老师开玩笑说:"能弹浏阳河,就能弹大连的坡"(本地人都懂的地形梗)
关于练习时间,特别反对"每天两小时"的说法。开发区有个程序员用番茄工作法练琴,每次25分钟休息5分钟,两年过了八级。他的秘诀是:把手机架在谱架上录像,回放时能发现80%的错误。
最近发现个现象:很多家长带着5岁孩子来试课,结果自己先报班了。华南广场那边甚至有"成人速成班"教《天空之城》这种网红曲,据说学员里还有外卖小哥用午休时间练琴。
要是哪天你在电梯里听见邻居弹《克罗地亚狂想曲》不用惊讶——那可能是甘井子区"钢琴扫盲计划"毕业作品,这个政府补贴项目3000块钱包学会三首名曲。
最后说个冷知识:大连老式居民楼的隔音其实比新房好,因为 Soviet 时期修的墙体特别厚。所以别被小区年龄吓到,反倒是某些loft公寓弹琴会被上下三层投诉...
小编观点:钢琴本质上就是个大型玩具,别被那些考级证书吓住。大连海边那么多琴行,推门进去按两下又不要钱,你猜怎么着——90%的店员自己也是半路出家,根本不会笑话生手。